北京柏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首页      期刊简介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产学合作      联系我们      留 言 板     English
 
 

 

 
 

 

 
   当期目次
   下期目次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全文下载排行
   摘要点击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在线人数: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中国冶金
2015年 25卷 01期
刊出日期 2015-01-15

专题研究
生产技术
   
专题研究
2 潘贻芳,李树庆,侯葵,赵新凯, 张炯明 王博
小方坯流程高品质轴承钢工艺
相比于电炉冶炼和大方坯流程,采用转炉冶炼加小方坯流程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根据天钢的实际生产情况,对采用“铁水脱硫扒渣→转炉冶炼→LF造渣精炼→VD真空精炼→小方坯连铸”流程生产高品质轴承钢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冶炼过程钢水及连铸坯中夹杂物可知:随着LF炉炉渣碱度的升高,钢液中wT[O]大幅降低,控制炉渣碱度R在一个较高范围(7.0~9.0)对于控制钢液中wT[O]很重要;LF精炼初期,夹杂物中Al2O3含量较高,随着精炼的进行夹杂物向着CaO-Al2O3-MgO系和Al2O3-MgO系方向夹杂物发展;VD真空处理促进钢-渣-夹杂物间反应向平衡方向移动,夹杂物接着向CaO-Al2O3-MgO系方向发展,夹杂物中CaO含量增加;在小方坯连铸过程中,采用两级电磁搅拌加低拉速、低比水量的模式获得了较小的碳偏析度。
2015 Vol. 25 (01): 2-7 [摘要] ( 202 ) [HTML 1KB] [PDF 0KB] ( 577 )
8 雷浩洪 吕凯辉
污泥球团在转炉炼钢中的应用
实践表明,污泥球团在转炉炼钢中以化渣剂、冷却剂的形式加入,具有显著的冶金效果。通过对比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转炉冶炼过程中加入污泥球团能够实现快速化渣,有利于脱磷反应,提高了倒炉C-T-P三命中比例,减轻炉衬侵蚀,并有效减少钢水夹杂物含量,提高连铸低倍组织质量,该工艺降低了钢铁料耗、石灰消耗、氧气消耗,缩短冶炼周期,降低冶炼成本。还阐述了转炉的湿法除尘系统工艺、污泥造球工艺和污泥球团的应用工艺等。
2015 Vol. 25 (01): 8-11 [摘要] ( 230 ) [HTML 1KB] [PDF 0KB] ( 534 )
12 陈鑫,刘靖,韩静涛
包覆浇铸高硼不锈钢复合板的变形协调性
包覆浇铸后的复合铸坯虽然已具有冶金结合,但热轧过程中,道次变形量若确定不合理将在界面处产生附加应力,附加应力值的大小将影响热轧后复合板的界面结合情况。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包覆浇铸304不锈钢/高硼不锈钢/304不锈钢复合铸坯的热轧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当道次变形量大于17%时,覆层及芯层变形协调性变差,复合板界面将遭到破坏。实际热轧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结果的正确性,为包覆浇铸复合铸坯的热轧提供了有利的工艺参数。
2015 Vol. 25 (01): 12-15 [摘要] ( 195 ) [HTML 1KB] [PDF 0KB] ( 530 )
16 黄东辉
钢铁企业高炉炼铁的稳定生产
高炉生产的稳定对于整个钢铁企业生产流程来说至关重要,高炉炼铁生产的工序能耗和生产成本都占到了钢铁企业生产的70%以上。为了回答什么是高炉稳定的问题,通过数据统计计算、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判定高炉稳定的判据。对比分析了宝钢和首钢稳定性较好的高炉的焦比偏差,研究了高炉不同焦炭负荷和不同综合入炉品位条件下焦比递减额,探讨和揭示了高炉生产稳定水平的标准,提出了高炉生产稳定问题的技术观点。
2015 Vol. 25 (01): 16-20 [摘要] ( 234 ) [HTML 1KB] [PDF 0KB] ( 531 )
21 史园园,胡锋
残留奥氏体对中碳双相钢冲击性能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残留奥氏体对中碳双相钢冲击韧性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对不同试样的显微组织与冲击韧性进行观察、检测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碳贝氏体钢的冲击性能显著高于Q/P马氏体钢(室温冲击功是57J对应15J,-40℃冲击功是33J对应9J),可能的原因是贝氏体钢中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对裂纹扩展的阻止效应更显著。
2015 Vol. 25 (01): 21-25 [摘要] ( 216 ) [HTML 1KB] [PDF 0KB] ( 504 )
生产技术
26 王晓春,李松波,孙媛
低合金高强钢Q345B卷管平台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针对制管用低合金高强度钢Q345B在卷管过程中出现的“平台”缺陷的问题,检验分析了缺陷管材的显微硬度、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发现异常含量的贝氏体组织。通过采取提高出炉温度、降低终轧温度、降低轧制速度等措施,减弱了板材层流冷却速度,减少了硬相组织的产生,使板材获得了理想的组织性能和冷成形性能。
2015 Vol. 25 (01): 26-30 [摘要] ( 170 ) [HTML 1KB] [PDF 0KB] ( 513 )
31 冯勤,冀中年
紧凑式“一罐到底”工艺技术
论述了一种新型的“一罐到底”铁钢界面技术。以物质流合理和时间流紧凑为主线,从经济和技术等角度综合考虑,颠覆了原有铁钢界面的总图布置,实现“铁—钢—轧”直线串联,缩短炼铁与炼钢之间的距离至200m,连续化程度提高至69.5%,铁水罐周转次数增加至6.9次/d,铁水入炉温度提高约40℃,大幅节省了总图占地,降低了一次投资,为界面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2015 Vol. 25 (01): 31-36 [摘要] ( 246 ) [HTML 1KB] [PDF 0KB] ( 559 )
37 周蕾,刘文学,高延祥,程维玮,孙华
电炉冶炼C38MnNS5非调质钢的开发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采用100t电炉→LF精炼炉→VD真空炉→320mm×480mm大方坯连铸工艺流程,制定了合理的内控成分,并强化电炉终点控制、LF造白渣脱氧、增氮增硫、夹杂物变性处理、低过热度全保护浇铸等关键生产工艺,开发生产了C38MnNS5直接车削加工用非调质钢,具有优异的强塑性配合,屈服强度在560MPa以上,抗拉强度大于860MPa,冲击功在70J以上,各项指标达到用户技术要求。
2015 Vol. 25 (01): 37-40 [摘要] ( 230 ) [HTML 1KB] [PDF 0KB] ( 550 )
41 季德静,李春阳,苏家男
SS400钢薄板坯连铸生产典型漏钢原因分析和控制
根据某厂连铸薄板坯生产SS400钢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漏钢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化学成分分析、连铸操作参数分析、FDA曲线分析、漏钢图片分析找到漏钢的真正原因,这次漏钢主要属于卷渣漏钢,采取了有效措施以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生产事故。措施1是炼钢作业区保证连浇炉次中间包钢水过热度在15~35℃范围内;措施2是降低拉速时要求按照规定每次降低按0.1m/min进行操作,以保障生产顺行,提高连铸机作业率。
2015 Vol. 25 (01): 41-44 [摘要] ( 210 ) [HTML 1KB] [PDF 0KB] ( 528 )
45 曹磊
宽厚板连铸动态轻压下工艺
在工业试验的基础上,对宽厚板连铸机实施动态轻压下后连铸坯中心偏析严重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发现:扇形段辊缝实测值与位移传感器测量值之间存在差值,且每个位置差值的偏差较大,导致压下量的实际执行量存在较大偏差,是产生严重中心偏析的重要原因。通过扇形段开口度测量与标定方法的优化改进,将每个扇形段不同位置的辊缝实际值与位移传感器测量值的差值保持在标准差值a,连铸机扇形段的辊缝得到了精确控制,动态轻压下工艺参数得到了精确执行,连铸坯内部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
2015 Vol. 25 (01): 45-49 [摘要] ( 177 ) [HTML 1KB] [PDF 0KB] ( 506 )
节能与环保
50 高成康,陈杉,王申川,秦威
中国钢铁行业低碳模式及其相关政策分析
基于全过程分析和情景分析建立耦合模型,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模式和政策角度,结合中国当前成熟的节能减碳技术,分析中国钢铁工业CO2的低碳发展模式和相关政策,并探讨未来中国钢铁工业CO2的最优减排量和优化技术路线。分析结果表明:若控制好经济发展和钢产量速度,实施提出的减碳技术路线,与2010年相比到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在焦化、烧结、炼铁、转炉、电炉和轧钢工序单位产品可减少CO2排放量分别为77.33、4.4、7.13、54.36、116.2和42kg/t;若同时保证相关末端处理技术的实施,到2020年吨钢CO2排放量为1.49t。可见,建立中国钢铁工业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在于促进相关成熟技术利用的政策调整,该发展模式可为中国钢铁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5 Vol. 25 (01): 50-53 [摘要] ( 294 ) [HTML 1KB] [PDF 0KB] ( 537 )
54 李勇
烧结机湿法脱硫系统设计、运行及维护
中国烧结机烟气脱S工程应用时间较短,国内成熟的烟气脱S技术在燃煤电厂已广泛应用,如湿法、干法、半干法、氨法等,主流技术是湿法脱S。由于烧结机脱S运行故障较多,维护工作量较大,急需总结相关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经验。结合已实施的烧结湿法脱S项目,针对烧结厂工况和烟气条件的特点,从烧结机湿法脱S系统的设计优化、运行维护及生产管理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可为今后烧结机湿法烟气脱S工程提供借鉴,为工程设计优化、运行维护等提供参考。
2015 Vol. 25 (01): 54-57 [摘要] ( 279 ) [HTML 1KB] [PDF 0KB] ( 523 )
 

 

 
 
· 欢迎下载阅读《中国冶金》2018—2022年1~12期全文
· 《中国冶金》著作权转让协议
· 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学术出版道德公约
· 《中国冶金》第3届编委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 2024年《钢铁》《中国冶金》《连铸》期刊征订
                  更多 
 

 

 
  ·《中国冶金》著作权转让协议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更多 
 

 

 
      排版格式       引言内容
      中英题名       正文内容
      中英摘要       结论内容
      关  键  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刊名缩写
                                      更多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钢铁期刊网
钢铁
                  更多 
 


京ICP备10022112号
版权所有©《中国冶金》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邮编:100081   电话/传真:010-62181032 E-mail:CM@chinamet.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