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业勤, 刘万春, 郭亚南, 王国强, 侯晓英, 毕永杰, 丁明凯, 陈钢
为实现双相钢材料“素化”,采用低成本成分设计,通过2种退火工艺处理,得到不同的相组成,从而获得F/M和F/B 2种不同力学性能特征的高强双相钢材料,并分析了微观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特征。结果表明,F/M双相钢由62%铁素体和38%马氏体组成;铁素体存在再结晶和取向附生铁素体2种形态,晶粒平均直径约为3.9 μm,块状马氏体晶粒直径为0.5~2.5 μm;其断后伸长率达到17.6%,而屈服强度及屈强比较低,分别为588 MPa和0.547。F/B双相钢由40%铁素体、49%粒状贝氏体及11%残留奥氏体组成;铁素体只存在再结晶铁素体1种形态,晶粒平均直径约为3.4 μm;其扩孔率和强塑积均较高,分别为33%和20.38 GPa·%。不同于F/M钢的微孔长大聚集型断裂,F/B双相钢在三相协调变形作用下强塑匹配性有效提高,断后伸长率为16.2%,同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812、1 258 MPa,相较于F/M双相钢,其提高幅度分别达到38.1%和17.0%。F/M双相钢中两相交界处存在较大的界面能级差,扩孔过程中微裂纹会直接在F/M两相交界处迅速扩展直至断裂;而对于F/B双相钢,贝氏体内部岛状组织尺寸不一,其强度可有效削弱或钝化微裂纹尖端所承受的局部应力作用,从而提高其扩孔性能,扩孔率达到33%。研究结果对高强双相钢材料实现高性能以及多用途的设计和制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