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 报告》
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中国金属学会会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8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8-06-15
全选
|
技术综述
Select
烧结过程协同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的可行性探讨
刘水石,周志安,景涛,刘海玉,刘萤
中国冶金. 2018, 28(6): 1-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56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产量逐年增长,其中含有二噁英、重金属和氯,对环境危害巨大,属典型的难处理危险废弃物,烧结工序拥有成熟的高温冶金技术和设备,具备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的潜力。根据飞灰和烧结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飞灰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探讨了添加飞灰对烧结过程的影响,飞灰中二噁英、重金属在烧结工序中的代谢过程,确定了烧结过程协同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的可行性,为国内外飞灰处理企业和钢铁流程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提供一定的参考。
Select
烧结机头除尘灰特性及资源化利用进展
马怀营 ,裴元东 ,潘文 ,陈绍国
中国冶金. 2018, 28(6): 5-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烧结机头除尘灰的特性以及目前针对烧结机头除尘灰的的利用方法,分析了各种利用方法的利弊,对未来烧结机头除尘灰的利用提出了展望。即先利用烟气循环工艺对烧结机头除尘灰进行减量化,再结合钢厂的实际情况,采取优化原料结构降低除尘灰中有害元素含量,回用烧结、分离有害元素制备肥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及金属化球团等方式,实现其经济合理的再循环利用。
Select
硅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夏彬,韩松,张楠,刘世锋
中国冶金. 2018, 28(6): 9-1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硅钢是军事工业和电子电力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软磁合金。因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技术严格,硅钢质量成为一个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分别从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两个方面进一步概括了硅钢的理论研究、取向硅钢抑制剂的研究改进及新品种的开发,综述了硅钢先进生产工艺在国内外主要生产厂家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硅钢研究和生产存在的问题, 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作简单展望。
专题研究
Select
柳钢4号高炉侧壁温度升高与侵蚀状态分析
常治宇,张建良,宁晓钧,焦克新,莫朝兴,陈汝刚
中国冶金. 2018, 28(6): 13-1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明确柳钢4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原因和炉缸侵蚀状态,通过对柳钢4号高炉炉缸结构设计、原燃料质量和生产参数进行调研分析,结合炉缸侧壁温度的变化规律和炭砖残厚的计算,分析了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原因及侵蚀状态。结果表明,4号高炉炉缸冷却能力和炉缸侧壁温度监测仍有待加强;除侧壁炭砖侵蚀外,原燃料质量波动和冶炼强度增大等也是炉缸侧壁温度上升的重要原因;炉缸侵蚀最为严重的部位在铁口中心线以下1.9 m的位置,表现为“象脚”侵蚀。
Select
钢铁厂磷素流的路径分析及探讨
吉立鹏
中国冶金. 2018, 28(6): 19-2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钢渣尚未有效资源化利用的情况,以磷元素为中心对钢铁厂磷素流从矿选、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工艺上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的梳理,重点分析了首钢京唐公司生产过程中磷素流路径,利用平衡的手段,研究了磷元素的分配规律和富集规律,并对生产过程磷素流的优化进行了探讨。认为可通过生产流程整体优化来降低铁水磷含量,实现钢渣的减量化,并利用冶金技术将富磷的钢渣和矿选尾矿等制备成矿渣、铁水和磷酸铁等产品来实现钢渣资源化利用。
Select
首钢京唐热态渣、钢绿色循环利用体系开发
刘延强,罗磊,张鹏,王皓,袁天祥,张丙龙
中国冶金. 2018, 28(6): 25-3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全三脱”工艺少渣冶炼,进一步降低辅料消耗,首钢京唐开发了热态脱硫渣、液态脱碳渣及铸余渣钢直接返回利用工艺。对热态渣、钢的可回收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工业试验验证了工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回收利用5 t的脱硫渣,脱硫剂消耗可降低30%~40%,铁水温降相对减少10~15 ℃,总渣量减少30%~40%,同时可降低铁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于脱碳渣,每炉回收热态渣20 t,可节约石灰3.2 t,若铁水硅质量分数小于0.15%,脱磷炉可不加石灰,钢铁料消耗相应减少2.4 kg/t,并且可取消萤石及轻烧的使用,可实现脱磷炉零辅料消耗;对于钢包铸余,通过控制高炉出铁量,将精炼工序RH/LF/CAS产生的热态精炼渣及钢包铸余兑入半钢包,连同半钢一起兑入脱碳炉中进行冶炼,铸余钢回包次数可达到6~8次,实现液态铸余直接回收。
Select
利用冶金含铁粉尘制备超细铁粉的试验
李华彬,范芯瑜,樊荣,唐铎月,张晖,王天明
中国冶金. 2018, 28(6): 32-3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冶金含铁粉尘杂质含量较高、原始颗粒细小容易污染环境等问题,采取除杂提纯分离- 还原两步法制备超细铁粉。通过湿法反应、磁选、浮选等除杂提纯工序,含铁粉尘中SiO2质量分数降低到0.12%,CaO、MgO质量分数同时得到不同程度的下降。分离杂质后的含铁粉尘还原试验结果表明,在H2气氛、还原温度为750 ℃、保温1 h的条件下,得到的超细铁粉TFe质量分数达到99.27%,微观形貌观测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 μm,比表面积为2.495 m2/g。经过压制成型及烧结试验,表明得到的超细铁粉易于压制成型,颗粒烧结反应活性好,压制的成型坯体烧结温度为850~900 ℃,明显优于常规还原铁粉。
Select
DR9镀锡板板形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胡建军,文杰,于孟,周保欣,林海海
中国冶金. 2018, 28(6): 37-4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70368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DR9镀锡板在二次冷轧和镀锡拉矫过程中存在的边浪及翘曲等板形问题,分别在二次冷轧、卷取、拉矫等3个镀锡板板形控制的关键工艺环节开展二次冷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与辊形配置及辊端压靠现象、卷取过程带钢板形缺陷变化、镀锡拉矫机对带钢板形翘曲缺陷的调控性能等方面的分析研究。确定了该边浪及翘曲板形缺陷产生的原因与规律,提出了全流程DR9镀锡板板形控制策略与系列板形控制技术,并在首钢京唐镀锡板生产线投入生产应用,使二次冷轧后DR9镀锡基板的板形缺陷由原来20 IU的边浪改善为5 IU的中浪,边浪板形缺陷完全消除,镀锡拉矫后DR9镀锡板的板形缺陷也明显改善,带钢翘曲高度由35降至10 mm以内。
Select
含钼双相钢DP600相变研究和工艺实践
殳黎平,朱施利,胡文豪,骆仁智,丘祥光,邬晓燕
中国冶金. 2018, 28(6): 43-4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含钼双相钢DP600在不同冷却模式、转变温度和冷却速率时的显微组织转变,分析了相变后的马氏体比例和晶粒度级别,根据热模拟结果设计了DP600钢的生产工艺,并探讨了钼元素对双相钢的影响。结果表明,DP600钢在热轧组织转变时,两段式冷却工艺比一段式工艺形成的马氏体细小,且晶粒度提升1级。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过程中,存在最佳相变温度平衡点;590 ℃以上减缓DP600钢铁素体+珠光体的过冷转变速率,可以细化晶粒、增加马氏体比例。生产的DP600钢金相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马氏体比例为17%,晶粒度为11级;纵向、横向抗拉强度分别为592和620 MPa,伸长率分别为28.5%和26.5%。钼元素可以强烈抑制C- Si- Mn- Cr- Mo系DP600钢的铁素体转变,缩小铁素体转变区。
生产技术
Select
宝钢1号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应用及改进实绩
程申涛
中国冶金. 2018, 28(6): 48-5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59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宝钢1号高炉干法除尘系统为中国首次在特大型高炉上应用干法除尘技术,经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干法除尘系统运行良好,为干法除尘系统在大型高炉上推广应用积累了重要的操作经验。主要介绍宝钢1号高炉干法除尘技术以及输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全干法在特大型高炉上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并提出了大型高炉除尘技术的发展方向。
Select
转炉干法除尘灰在半钢冶炼中的回收利用
卓钧
中国冶金. 2018, 28(6): 52-5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灰的产生及理化性质,并介绍了转炉干法除尘灰回收利用的工艺流程及应用实践情况。实践表明,采用炼钢干法除尘灰,配加少量锰矿和石英砂以及黏结剂制备的XG型复合造渣剂,作为转炉造渣剂用于炼钢;采用炼钢干法除尘灰,配加筛焦除尘灰以及黏结剂制备的铁碳复合球团用于炼钢,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Select
转炉热态熔渣脱磷及循环利用生产实践
郝华强,王书桓,张朝发,陈建军
中国冶金. 2018, 28(6): 56-5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去除转炉渣中的磷,实现转炉渣在转炉内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降低冶炼成本的目的,针对顶底复吹转炉炼钢生产,结合气化脱磷热力学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脱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炼钢温度下用碳质脱磷剂还原炉渣中P2O5是可行的,选择碳质还原剂更合理。转炉熔渣脱磷率与熔渣温度、还原剂加入量、渣中FeO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关系,3个参数的取值分别为1 660~1 670 ℃、150~200 kg和20%时,熔渣的脱磷率可以达到30%以上。生产实践表明,转炉熔渣的炉内循环利用可以降低石灰消耗3.29 kg/t、钢铁料消耗2.94 kg/t、炼钢成本5.48元/t。
Select
首钢京唐二期转炉干法除尘系统工艺设计
胡显堂,杨再文,徐晨光
中国冶金. 2018, 28(6): 59-6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满足含尘烟气达标排放指标低于10 mg/m3的前提下,探讨了210 t转炉干法除尘系统。工艺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蒸发冷却器、静电除尘器、轴流式风机、三相智能变频电源、管道系统等的最优化选型和干法除尘工艺方案。最终确定蒸发冷却器直径为6 m,静电除尘器直径为11.6 m,同时采用IGBT变频控制与智能模糊功率优化相结合的控制技术,投产后可使得烟气满足低于10 mg/m3的排放要求。
Select
转炉热端烟气分析与干法除尘的综合应用
杨再文,胡显堂,徐晨光
中国冶金. 2018, 28(6): 63-6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转炉热端烟气分析与干法除尘的基本原理,并详细介绍了热端烟气分析与干法除尘在开吹、二次下枪、加料、中途提枪,防泄爆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同时体现了热端分析周期短、投资低、效率高等特点,为转炉炼钢操作及干法除尘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Select
半连轧机组生产球扁钢孔型设计实践
丁光辉
中国冶金. 2018, 28(6): 66-7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球扁钢的断面特点、球扁钢轧制变形规律的分析以及多年异型钢生产实践,开发出了一套适合半连轧机组上生产球扁钢的弯腰闭式轧法孔型系统,解决了球扁钢孔型设计在半连轧线生产的技术难题;同时采用了行业内最先进的“连续式电感应加热”方法,解决了特用钢加热不均、氧化控制困难的瓶颈;生产的球扁钢产品质量水平较高,满足国家一些重点型号船舶建设的需要。
节能环保
Select
含镍、铬不锈钢尘泥资源化利用探讨
冯琦,王强,彭锋
中国冶金. 2018, 28(6): 71-7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80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不锈钢生产会产生大量的不锈钢除尘灰和酸洗污泥等含镍、铬固体废弃物,如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导致大量镍、铬等资源的浪费,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含镍、铬不锈钢尘泥资源化利用途径虽然较多,但无论是回收其中有价金属元素,还是生产水泥、陶粒、化工颜料和肥料等资源化利用,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展望未来不锈钢尘泥的资源化利用应以直接返生产工序循环利用为重点研究和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