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 报告》
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中国金属学会会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6年, 第2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6-07-15
全选
|
技术综述
Select
用评价高炉生产效率的新方法落实低碳炼铁方针
项钟庸,王筱留,刘云彩,邹忠平,欧阳标
中国冶金. 2016, 26(7): 1-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8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精料为基础,高效、低耗、优质、长寿、环保的炼铁技术方针符合低碳炼铁、节能降耗及降低成本的要求。这是当前高炉炼铁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国家的长远目标。可是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价才能发挥作用,采用评价高炉炼铁的新方法具体落实低碳炼铁的方针。
专题研究
Select
互联网战略下加快钢铁冶金多尺度研究再思考
林腾昌
中国冶金. 2016, 26(7): 7-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20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多尺度理论是研究过程工程的科学方法,课题组运用多尺度理论对钢铁冶炼问题进行了前期研究与工业实践,在国家互联网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深化思考钢铁冶炼工艺与产品质量间多尺度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分析认为,基于中国钢铁研究发展需要,未来钢铁冶炼过程中的现象与本质间多尺度关系基础研究可以为钢铁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Select
七流中间包结构优化的物理模拟
田恩华,张健苹
中国冶金. 2016, 26(7): 10-1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20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物理模拟的方法对某厂七流中间包进行了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无控流装置中间包各流流动特性一致性很差,原型控流装置起到了一定的导流作用,但1流、2流与3流、4流差异较大,死区比例为22.68%;优化后的控流装置可减小各流之间的差异,延长平均停留时间到520.2s,减小死区比例至16.75%,有利于生产顺行和铸坯质量的提高。
Select
基于因素分析的炼钢车间布置评价模型
王锋,芦永明,徐安军,贺东风,田乃媛
中国冶金. 2016, 26(7): 15-20.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9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炼钢车间的布置直接可以影响到车间内的物流运行、生产调度、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分析炼钢车间布置的发展特点,综合炼钢车间内的物流运输、天车运行、车间占地面积、建设成本等4个因素建立炼钢车间布置的评价模型,提出模型的求解思路,并应用模型对两种不同的炼钢车间布置进行分析和评价,比较两种布置的优劣,对于新/改建炼钢车间的整体布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生产技术
Select
攀枝花钛精矿的真空碳热还原试验
岳跃辉 ,黄润 ,刘鹏胜 ,陈朝轶 ,张金柱
中国冶金. 2016, 26(7): 21-2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2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真空不仅能明显降低金属氧化物的开始反应温度,还有利于还原后金属相的挥发。基于此,研究真空条件下真空还原温度和配碳量对攀枝花钛精矿固态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压力为0.05 Pa,还原后试样的失重率和铁的金属化率随着温度和配碳量的增加而增加,还原后的金属更容易聚集,还原过程中钛的物相更容易由Ti3O5向Ti2O3转化。
Select
缩短AOD炉处理0Cr13C不锈钢的冶炼周期
李广斌,代书华,贾育华,王朋飞,曹洪波,雷学东
中国冶金. 2016, 26(7): 26-2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20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邢钢在铁水预处理+AOD炉+LF炉+连铸机生产0Cr13C不锈钢过程中AOD炉的冶炼周期远大于连铸机浇钢和脱磷站的处理时间,导致整个不锈钢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受到限制这个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入炉冷钢比例、高碳铬铁硅质量分数对AOD炉提枪碳质量分数、提枪温度以及冶炼周期的影响。研究得出,降低AOD炉0Cr13C冶炼周期的思路主要是控制提枪碳质量分数;包含成本在内,当入炉高碳铬铁硅质量分数不小于3.0%、废钢加入量为3.0~3.5t时,可以缩短AOD炉0Cr13C的冶炼周期到77min附近,提枪温度和提枪碳质量分数分别为1682℃和0.49%,并且炉龄和物料消耗等综合指标较好。
Select
高炉瓦斯灰基础性能与磁化焙烧试验
仪桂兰,史永林
中国冶金. 2016, 26(7): 29-3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20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高炉瓦斯灰的基础性能(粒度分布、化学组成、物相组成)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瓦斯灰进行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瓦斯灰按粒度分组的化学组成不均匀,碳主要集中于较大的颗粒中,铁和锌主要集中于较小的颗粒中; 3号、6号高炉瓦斯灰主要由Fe2O3、Fe3O4、SiO2和FeZn13组成,5号高炉瓦斯灰主要由Fe2O3、Fe3O4、SiO2和CaZn(Si2O6)组成;瓦斯灰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的最佳试验条件为:焙烧温度为750℃,焙烧保温时间为60min,磁选激磁电流为0.4A。利用该工艺,磁选后的瓦斯灰铁品位达57.9%,锌质量分数为0.25%,回收率达67%。
Select
小高炉顶温偏低问题的分析
张明星,杜屏
中国冶金. 2016, 26(7): 35-3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21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沙钢9号500m3级小高炉2014年顶温平均为130℃,低时只有102℃。干法布袋除尘高炉顶温的合理区间为120~250℃,因此9号炉顶温偏下限。经分析,目前操作条件下风温、燃料比对顶温影响明显。高炉热负荷对顶温影响较大,适当发展中心气流、减弱边缘气流有利于降低冷却强度、提高顶温。但是9号炉常用布料矩阵的粒度偏析较严重,不利于发展中心气流。通过适当增大40mm以上大粒度焦炭所占比例,降低焦炭反应性,以及适当增加焦丁用量等可以发展中心气流,提高顶温。
Select
凌钢2300m3高炉长期非计划休风快速恢复炉况
马晓勇,张宝付,戴田军,李亮
中国冶金. 2016, 26(7): 39-4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9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凌钢2300m3高炉长期非计划休风的处理进行总结。主要经验是在高炉休风后采取保温措施;复风后加入适量净焦,多补充喷煤量,使用最高风温等强提炉温;降低炉渣碱度,改善炉渣流动性;适度调整矿批,合理调整布料矩阵,保证两股煤气流合理分布;分级式堵风口和安排合理的炉前作业等措施,复风24h后炉况就基本恢复正常。
Select
首钢京唐1号高炉操作炉型管理实践
胡水生,郭艳勇
中国冶金. 2016, 26(7): 43-4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9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从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近6年来操作炉型调整和变化过程出发,对比设计炉型,通过对原燃料管理、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热制度、冷却制度和渣铁排放制度等高炉操作制度的摸索,分析总结高炉合理操作炉型特点,从而确定高炉操作炉型管理方案,使高炉煤气稳定,煤气形态合理,保持正常的操作炉型,确保高炉长期顺稳,实现高炉各项指标最优化。
Select
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分析
刘延强,杨敬铭,单伟,罗磊,张丙龙
中国冶金. 2016, 26(7): 48-5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20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对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的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并对缺陷在钢卷断面方向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结晶器保护渣卷入和钢液中的夹杂物是导致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而缺陷分布与断面宽度有关。在研究线状缺陷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取钢包顶渣改质、控制钢包镇静时间、优化保护渣性能和水口结构、火焰清理、优化氩气吹气量等控制措施,同时改进相关的工艺条件,使该类缺陷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热轧卷表面线状缺陷率由0.63%降至0.30%以下。
节能与环保
Select
烧结烟气循环技术工业化应用概述
张志刚,郑绥旭,丁志伟
中国冶金. 2016, 26(7): 54-5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20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企业既要加大环保投入,又要降低生产成本,处境十分尴尬。烧结烟气循环利用是减排烧结烟气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国内烧结机新建和改造项目中均有成功应用。在当前形势下,根据企业的实际条件,采用适宜的工艺模式应用烧结烟气循环技术,不仅可以在环保、挖潜增效和提质降耗等方面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且能有效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健康发展。
铁合金
Select
用矿热炉和摇炉生产金属锰的工艺探讨
鲁路,任宇君,袁守谦
中国冶金. 2016, 26(7): 58-6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7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该工艺是在矿热炉中用焦炭还原锰铁矿石,将还原反应的温度控制为1500℃以下,渣碱度ω(CaO)/ω(SiO2)为0.16,SiO2的质量分数为18%,生产出的富锰渣中MnO的质量分数不小于70%,同时有副产物碳素锰铁产生。然后将富锰渣热兑入摇炉中,加石灰精炼生产调和渣,使其碱度提高到2.0,这样有利于脱除磷、硫,并降低SiO2的活度。最后在摇炉中加入工业硅还原调和渣中的锰,获得锰质量分数不小于99%的金属锰,节能效果明显。
Select
16.5MV·A硅钙钡合金矿热炉旋转炉体设计
陈辉,袁熙志,宋小刚
中国冶金. 2016, 26(7): 63-6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7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矿热炉冶炼硅系合金存在SiO在炉料中转化生成Si和SiC时,凝结为具有高导电性的板结料,导致炉料透气性下降。同时未及时分解的高熔点SiC在出炉时沉落炉底,凝结形成假炉底,导致炉底上涨。针对这些问题,通过矿热炉炉体旋转机构,减轻炉料板结,提高炉料透气性。利用三维软件绘制出炉体旋转机构安装总图、上环形轨道装配图、销齿传动装配图等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