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 报告》
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中国金属学会会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6年, 第2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6-10-15
全选
|
专家论坛
Select
纪念中国金属学会成立60周年专栏
赵沛
中国冶金. 2016, 26(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中国金属学会——行业科技导向当之无愧的组织者
苏天森
中国冶金. 2016, 26(10): 2-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学会工作———浅谈学会工作的感悟
李文秀
中国冶金. 2016, 26(10): 4-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中国炼铁企业的前景
张寿荣
中国冶金. 2016, 26(10): 7-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基于超快冷的控轧控冷装备技术的发展
王国栋,王昭东,刘振宇,王丙兴,袁国,田勇
中国冶金. 2016, 26(10): 9-1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23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技术是钢种开发和改善产品质量的重要轧制工艺技术。介绍了热轧板带钢超快冷技术的发展前沿,重点阐述了国内自主研发超快冷工艺装备的技术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以超快冷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工艺原理以及“轧制-冷却”相结合的“温控-形变”耦合控轧技术研发现状,通过控制轧制与超快冷有效结合,综合利用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相变强化等多种强化方式,可以充分挖掘钢铁材料的潜力,实现资源节约型、节能减排型的绿色钢铁产品制造过程。
Select
洁净钢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刘浏
中国冶金. 2016, 26(10): 18-2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21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要回顾了钢铁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最近50年洁净钢生产技术的发展、创新和技术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传统洁净钢流程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洁净钢生产流程的发展方向。
技术综述
Select
“十二五”中国废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十三五”展望
彭锋,李晓
中国冶金. 2016, 26(10): 29-3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9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国废钢铁资源供应与消费情况,尤其是近5年来国内的社会废钢、自产废钢和进口废钢的供应情况和炼钢废钢综合单耗的变化情况以及废钢铁行业装备技术进步和行业管理进步情况等,概括总结了中国废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十三五”中国废钢铁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发展机遇。
Select
熔融还原炼铁技术发展情况和未来的思考
徐少兵,许海法
中国冶金. 2016, 26(10): 33-3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2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全球钢铁冶炼资源的变化和环保要求的提升,非高炉炼铁技术越来越受到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在非高炉炼铁领域,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结合这些新的前沿技术,特别是重点介绍几种有产业化前景的熔融还原技术(COREX、FINEX、HIsmelt),并结合宝钢集团在COREX-3000的生产操作实践、探索与创新,较客观地指出了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结合宝钢在这些方面的实践,提出未来发展熔融还原炼铁技术需要关注的内容。
Select
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现状及工业化发展方向
王帅,郭宇峰,姜涛,陈凤,郑富强
中国冶金. 2016, 26(10): 40-4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1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工艺进行简单探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关键就是对钒钛磁铁精矿中钛的回收利用,提高钛的回收率。而钒钛磁铁精矿综合利用工艺中只有高炉法和预还原-电炉法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其他方法因为这样那样的缺点而没有实现工业化应用,通过对比,认为气基竖炉预还原-电炉深还原是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并实现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Select
2020—2030年中国废钢资源量预测
卜庆才,吕江波,李品芳,袁红莉,廖建彬,葛景华
中国冶金. 2016, 26(10): 45-4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0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钢铁产品生命周期铁流图及自产废钢、加工废钢和折旧废钢资源量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各个时期中国钢铁制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及3类废钢的实际收得率。在此基础上,采用该铁流图对未来中国粗钢产量走出峰值平台区后的废钢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并依此对未来的废钢资源供需状况作了分析。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025年以后中国的折旧废钢资源量将开始大增,导致中国废钢资源逐渐过剩,到2030年前后中国可能必须向境外出口废钢。最后,提出了扶持废钢回收产业发展、鼓励钢铁工业多吃废钢以及向发展中国家输出部分钢铁产能的政策建议。
专题研究
Select
调质渣的析晶行为
于勇,邢宏伟
中国冶金. 2016, 26(10): 50-5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21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矿渣棉生产时调质渣成纤过程中会有晶体析出的问题,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X射线衍射仪(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调质渣不同温度下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采用熔体物性综合测定仪研究调质渣降温过程中的黏度变化。结果表明,调质渣在冷却过程中,1 240 ℃时开始析出晶体,析出的主晶相为钙铝黄长石(Ca2Al2SiO7)和镁黄长石(Ca2MgSi2O7)。此外,熔融调质渣成纤适宜的温度区间为1 300~1 413 ℃。
Select
高铁锰矿粉熔融还原生产富锰渣新技术
高建军 ,万新宇,齐渊洪 ,张俊 ,王锋
中国冶金. 2016, 26(10): 54-5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0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富锰渣是电炉冶炼硅锰合金的原料,而高炉法是冶炼富锰渣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存在工艺流程长,焦炭消耗量大,铅、锌等易挥发金属影响冶炼等问题。提出了高铁锰矿熔融还原冶炼富锰渣新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不需要消耗焦炭,铅、锌等金属可以综合回收等优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铁锰矿熔融还原生产富锰渣工艺是可行的,在还原温度为1 400 ℃、还原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渣铁可以完全分离,铁、锰回收率高。
Select
石灰石在转炉炉渣中分解行为的机理
鲁华 ,毛文文 ,李晨晓 ,李宏
中国冶金. 2016, 26(10): 59-6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1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转炉使用石灰石代替石灰炼钢造渣速度加快的现象,研究将FeOx、SiO2和MnOx按照一定的配比与CaCO3混合来模拟石灰石在转炉炉渣中的环境,通过热重-差热(TG-DTA)同步热分析试验探寻其分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炉渣组分能够明显降低石灰石的分解温度,提升石灰石的分解速度。将混合试样在管式炉煅烧后经X射线衍射分析后发现,CaCO3的分解产物能够与炉渣组分结合生成氧化物或者固溶体,从而降低CaO的活度。
生产技术
Select
管线钢控氮分析与实践
孙亮
中国冶金. 2016, 26(10): 67-7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7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管线钢J55-1在生产过程中氮的变化情况,通过对理论和生产数据的分析,指出了成品氮质量分数偏高的主要原因。系统研究了铁水硅质量分数、转炉底吹气体及低吹流量、终点碳、转炉后吹、炉后合金化顺序、LF炉精炼处理、连铸保护浇注等因素对钢水氮质量分数的影响。优化了生产工艺,提出了改进措施,在管线钢J55-1生产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J55-1成品氮质量分数大幅度降低,较之前平均降低0.001 18%。
Select
低碳钢板表面发裂缺陷分析
李霞,王溪刚,李春诚,王亚东
中国冶金. 2016, 26(10): 72-7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本钢BG490CL热轧钢板和St02Z镀锌板在生产过程中多次出现的表面发裂缺陷问题,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物理设备对缺陷部位的宏观特征、微观形貌的不同角度的详细观察,以及对金相组织、高倍扫描、夹杂物和冶金质量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检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发裂缺陷是由于板坯连铸时产生的较深沟形振痕残余造成,避免方法是合理确定浇铸时钢的液面波动。
节能与环保
Select
轴承滚动体研磨钢泥废料表面油污去除
张新新,刘靖,韩静涛
中国冶金. 2016, 26(10): 76-7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21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轴承滚动体研磨过程中使用一些磨液以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磨液为水、油酸以及配加的少量氢氧化钠,因此,钢泥废料表面会吸附上含有油酸和油酸钠的研磨油污,该油污对钢泥废料的后续还原处理生产还原钢粉产生不利影响,必须予以去除。采取400℃蒸馏挥发脱附法对轴承滚动体研磨钢泥废料表面油污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热重的方式研究了钢泥表面油污挥发脱附的失重情况,得出400℃钢泥表面油污挥发脱附大约需要17.1min,油污的挥发脱附满足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油污蒸馏挥发脱附机理研究,明确油污脱附既要满足热力学条件,同时也受油污蒸汽溢出动力学影响;400℃氩气气氛下油污挥发后碳质量分数由2.89%降至0.76%,钢泥表面油污去除效果较好。
企业管理
Select
神经网络在铁矿实验室安全状态评判中的应用
陈颖娜,李雪莲,余春晖,应海松
中国冶金. 2016, 26(10): 80-8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1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神经网络是一种人工智能,也是目前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尝试利用神经网络建立数学模型对铁矿实验室安全进行评判,从安全识别开始,以实验室安全状态的历史数据库作为神经网络学习样本,将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中的安全检查情况作为问题输入,经过模型的运算,得出铁矿实验室安全状态的辨识,达到与常规手段同样的目的。
Select
基于首钢京唐公司设备功能精度管理实践
张志军,曹秀爽
中国冶金. 2016, 26(10): 86-8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2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首钢京唐公司通过不断完善设备功能和精度标准,积极推进设备功能精度管理。以用户需求为驱动,以降低内部质量缺陷、提高产品质量为切入点,全力打造以点检、检修、检测为基础的设备功能精度管理体系。建立指标分级管理体系,消除设备缺陷,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保持设备的生产能力,保证产品质量,使公司利益最大化。
Select
钢铁企业设备用油专业化管理探究
陆喜胜
中国冶金. 2016, 26(10): 90-9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4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现代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用油品种众多,油品的不合理选型和过程技术管理弱化造成油脂消耗量较大。通过对邯钢设备用油的专业化管理实践进行总结,从技术管理的角度规范现场润滑油脂的使用;重点围绕应用油液混溶等技术推进油品种类归并优化;加强用油液的监测,实现按质换油;实现设备用油消耗的定额数据化管理以及设备的精准润滑;降低油品消耗,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研究对于其他钢铁企业的润滑油脂技术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Select
新形势下“0123”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
苗小雨,张新法
中国冶金. 2016, 26(10): 94-97.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5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鞍钢“0123”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0123”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提出“以零事故为目标,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核心,以一把手负责制、一岗双责为保障,以全员素质提升、全过程风险防控、全要素绩效评价为关键”的新“0123”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对比揭示新“0123”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内涵,并结合实际工作,阐述新“0123”安全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铁合金
Select
长短腿RH精炼炉替代摇包冶炼铁合金新方法
章俊,王振,尹振兴,方孝红,张旭
中国冶金. 2016, 26(10): 98-10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8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优化摇包生产工艺是冶炼中低碳锰铁与中低碳铬铁的研究重点。借鉴炼钢用RH精炼炉的基本原理,提出采用长短腿RH精炼炉替代摇包生产铁合金的新方法。介绍了炼钢用RH精炼炉的基本工艺思想,并对长短腿RH精炼炉用于实现渣金两个液相混合的原理、方法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长短腿RH精炼炉可以完成渣金两相的高效混合与快速分离,同时还可以借鉴RH精炼炉的精炼功能完成洁净铁合金生产;解决长腿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问题是实现长短腿RH精炼炉实际生产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