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 报告》
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中国金属学会会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6年, 第26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6-03-15
全选
|
专题研究
Select
基于黑匣子的小断面轴承钢加热工艺优化
黄旭才,张晓云,黄贞益,李长宏,杨兆根,孙俊
中国冶金. 2016, 26(03): 1-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测温系统和热防护层的研究,最终开发出了尺寸仅为220mm×240mm×260mm(高×宽×长)的黑匣子高温测试仪,并对GCr15轴承钢方坯(150mm×150mm)加热过程进行了温度测试。采用MSC 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坯加热过程的三维温度场模型,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小断面轴承钢钢坯的加热工艺优化。经现场应用后,轴承钢钢坯加热最大断面温差降为32.75℃,加热均匀性有所提高,头尾性能差异性显著降低。
Select
1750mm冷连轧精冲钢的连续退火工艺
陈金山,王君,岑一鸣,付博
中国冶金. 2016, 26(03): 7-1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3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连续退火工艺制度是精冲钢冷连轧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其成品组织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实验室进行轧制润滑试验研究,设计了多种连续退火工艺方案,采用CAS- 300连续退火试验机模拟连续退火试验,确定了C15/2精冲钢的再结晶温度为550℃。针对不同规格冷连轧精冲带钢,通过拉伸试验和显微组织鉴定,给出了适用于冷连轧生产实践的连续退火工艺制度。结果表明,退火后试样的屈服强度控制在(310±20)MPa,抗拉强度小于450MPa,伸长率大于30%,获得了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精冲钢组织。该研究完全满足工业生产实践的需求,对精冲钢冷连轧生产退火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Select
热镀锌无铬耐指纹钢板涂装前处理工艺探讨
杨兴亮 柴立涛 赵云龙
中国冶金. 2016, 26(03): 13-1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2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一定生产工艺条件下,通过试验揭示了热镀锌无铬耐指纹产品涂装前处理工艺的变化对耐指纹皮膜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膜重对产品应用性能(包括导电性、耐摩擦性、耐指纹性、耐热性、涂装性及耐蚀性等)的影响规律,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参考。结果表明,经前处理后,耐指纹皮膜质量有一定的损失,而膜重是影响产品最终应用性能决定性的因素,将钢板出厂膜重控制在1.0~1.3g/m2范围内,可生产出综合性能优良的热镀锌耐指纹产品。
Select
钛强化对700MPa高强耐候钢性能的影响及改进
陈守关 王莉 李晓林 王章岭
中国冶金. 2016, 26(03): 17-2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9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10和14mm厚规格700MPa级高强度耐候钢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偏低的情况,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了组织观察,调查了炼钢和热轧工艺过程控制情况,研究了碳化钛的固溶和析出强化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制度执行不够导致碳化钛未完全固溶,冷却温度控制偏高导致钛析出物粗化是造成性能不合的主要原因。通过成分优化及工艺制度调整,实现了碳化钛的充分固溶,提高了钛析出强化效果,解决了力学性能不合的问题。
Select
合金熔体结构和原子- 分子热力学模型
牟俊宇 ,郭汉杰
中国冶金. 2016, 26(03): 22-2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0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金属熔体结构的研究证实熔体中存在短程有序结构,而含金属间化合物的合金熔体中发现了原子- 分子结合的团簇结构,即固态下的金属间化合物在熔体中并没有消失,而是以团簇结构(实际上就是液态的分子)存在,并与熔体中的自由原子存在化学平衡。从熔体结构出发,提出了适用于合金熔体的原子- 分子热力学模型。然后以Ca- Mg合金熔体为例,介绍了该模型的构建和求解方法,并计算了1010K下的Ca- Mg合金熔体中各物质的摩尔分数。最后,将计算得到的钙、镁摩尔分数与各自的实测活度值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吻合得较好。这从计算上证明了合金熔体中同时存在着金属原子和金属间化合物分子,两者处于动态化学平衡之中。且达到平衡时,金属原子的摩尔分数实际上就是各自的活度。因此,对于合金熔体而言,活度并不存在。
Select
82B线材笔尖状断口分析与工艺改进国
富兴,康毅,曾祥群,魏跃军,胡心光,贾元海,
中国冶金. 2016, 26(03): 29-3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3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82B在拉拔过程中出现的笔尖状断口进行分析,认为铸坯中心碳、锰、铬成分偏析以及轧后冷却速度过快产生了马氏体组织,相变时引起晶格畸变,由于马氏体硬度高、变形能力差,微裂纹在拉拔过程中萌生并扩展,导致断裂。这是导致笔尖状断裂的主要原因,为此通过采取措施降低铸坯成分偏析,优化轧后冷却工艺,降低马氏体组织尺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拉拔过程笔尖状断裂现象。
生产技术
Select
南钢3号高炉取消中心加焦实践
熊飞武,吴泽勇,何英
中国冶金. 2016, 26(03): 34-3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0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南钢3号高炉取消中心加焦冶炼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尤其对装料和送风制度不断研究与摸索,通过提高炉芯温度且稳定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从而使炉缸一直保持活跃的工作状态,在稳定合理的操作炉型前提下,逐步减少中心加焦量,明显改善了煤气流分布,提高了煤气利用率,燃料比大幅降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将此经验作为本厂取消中心焦的理论基础推广到其他高炉。
Select
浅谈高炉用冲压焊接冷却板的损坏原因及改进
张少杰
中国冶金. 2016, 26(03): 39-4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冲压焊接冷却板存在许多缺点,这将大大降低冲压焊接冷却板的使用寿命。对冲压焊接冷却板的设计结构和在高炉中的使用工况进行总结,重点分析冲压焊接冷却板的结构和材质失效原因,探讨采用球墨铸铁冷却板来代替冲压焊接冷却板,改善冷却板的冷却性能,从而提高冷却板的使用寿命。并设计密封板和垫板,球墨铸铁冷却板铸造好后,把密封板和球墨铸铁冷却板的冷却箱套焊接在一起,然后再把垫板和密封板、套管焊接在一起。解决了球墨铸铁冷却板本体和冷却箱套之间漏煤气的问题。
Select
射钉法在铸坯凝固终点预报模型中的应用
谢桂强 徐李军 邹锦忠 廖德桥 马鹏 张亚君
中国冶金. 2016, 26(03): 42-4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4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精确掌握连铸机的综合冷却特性,验证铸机模型计算的准确性,进而为优化二次冷却制度提供依据,采用射钉法分别对新钢3号特厚板连铸机中碳钢和高碳钢进行了射钉试验,测量出典型工况条件下矫直区前后位置处铸坯凝固坯壳厚度,并以测得的凝壳厚度为边界模拟预报出凝固终点的位置。从模型计算预报的结果来看,中碳钢在典型工况条件下凝固终点的位置距离弯月面的距离为33.7m,而高碳钢在典型工况条件下凝固终点的位置距离弯月面的距离为27.6m。射钉试验与凝固模拟相结合预报的凝固末端为末端大压下位置设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节能与环保
Select
GB 21256—2013 《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解读与实施建议
郦秀萍,张春霞 ,黄导,周继程 ,上官方钦
中国冶金. 2016, 26(03): 47-5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3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推进标准的实施,从标准的主要技术变化、标准指标取值的原则、依据等方面对标准的内容进行解读,阐述了主要技术变化内容及标准修订技术变化的原因,说明了限定值准入值、和先进值的取值原则;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1年公布的数据为基础,说明了标准限额指标的取值依据;对能源介质和主要耗能工质的折算系数的取值依据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对标准实施中应用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Select
烧结不稳定对余热发电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周婷婷,孙恕坚,赵臣,张晓东
中国冶金. 2016, 26(03): 53-5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2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钢铁厂烧结余热发电是烧结余热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利用余热发电盈利来降低吨钢能耗,积极响应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节能减排的政策。然而,烧结余热有自身不稳定的特点,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组稳定性、安全性及运行寿命。针对烧结余热发电不稳定性对机组产生的影响做了分析和总结,并介绍了市场常用的解决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还着重分析了动态补燃系统优缺点,该系统有效解决了烧结余热发电的不稳定性。
Select
热装高炉高温煤气喷雾降温塔工艺计算
江茂强 潘宏 夏朝晖
中国冶金. 2016, 26(03): 57-6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07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高炉原燃料热装工艺能显著提高铁前工序显热资源利用效率,为保证高温高炉煤气的净化回收系统安全,须在干法布袋除尘设施前设置喷雾蒸发降温塔。通过对干式喷雾蒸发降温理论进行分析,结合热装高炉操作变工况条件,推导出全套喷雾蒸发降温塔的理论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对塔内喷水量、降温塔出口煤气露点和含湿量、液滴蒸发时间、及塔体结构尺寸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便捷准确的计算,且易于计算机编程应用,对实际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
冶金杂谈
Select
酒钢冷轧薄板竞争力分析与发展战略简析
赵小龙,常崇明
中国冶金. 2016, 26(03): 62-6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0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从SWOT矩阵模型理论出发,结合酒钢冷轧薄板实际,对冷轧薄板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酒钢冷轧薄板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对企业竞争力做了简析,并提出了酒钢冷轧薄板应采用增长型发展战略,通过积极发展与增长提高企业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