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 报告》
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中国金属学会会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14年, 第24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14-09-15
全选
|
技术综述
Select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钢铁企业智能化生产管理
芦永明,钱王平,邓多洪,倪国华,方仕雄
中国冶金. 2014, 24(09): 1-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26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首先描述了物联网技术及其与传统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物联网在钢铁行业生产管理、运输物流、能源环保以及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钢铁企业物联网信息采集与集成、网络通信以及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最后,对钢铁企业物联网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
专题研究
Select
基于加权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印尼海砂最佳配比的研究
邹雷雷 ,吕庆,刘东辉,陈树军,李凤臣,白瑞国
中国冶金. 2014, 24(09): 6-9.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24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对多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的描述,是灰色理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将各烧结指标赋予权重值,将其划分为3个等级,然后基于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出6组试验方案的烧结指标与理想指标之间的关联度,根据关联度排序进而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情况。最终得出印尼海砂最佳配比为7%,最高配比应不大于12%,实际生产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Select
18CrMnB齿轮钢棒材中硬质点相成因探究
王华 赵张发 兰鹏 宋丽娜
中国冶金. 2014, 24(09): 10-14.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4013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18CrMnB齿轮钢棒材局部硬度异常、加工性能较差的问题,对其硬质点区域的夹杂物和基体进行了成分与组织研究,探讨了棒材中硬质点相的性质,分析了影响硬质点形成及分布的工艺因素。结果表明,大块与分散型夹杂物分别为顶渣带入的复合氧化物以及其轧制破碎的小型夹杂物。这些氧化物熔点高硬度大,构成棒材加工过程中的硬质相。基体微观组织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尽管自表面至中心有大小差异,但不是棒材加工局部硬度大的成因。
Select
边部组织及切边工艺对低碳SPHC冷轧边裂的影响
王林,于洋,王畅,陈瑾,徐海卫,焦会立
中国冶金. 2014, 24(09): 15-21.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28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迁钢低碳系SPHC热卷在冷轧过程中经常出现边裂缺陷,研究了边裂出现的原因。结果表明,精轧过程中,带钢边部温降过大导致边部出现粗大晶粒并伴有混晶,以及边部剪切参数不匹配导致的切边质量不佳是导致低碳系SPHC冷轧边裂的原因。通过调整精轧冷却水以及合理匹配剪切参数,有效解决了这一缺陷。
Select
环境压力对超音速氧气射流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赵飞,张延玲,朱荣,朱伶枫,田冬东
中国冶金. 2014, 24(09): 22-25.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4001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超音速氧气射流技术是炼钢精炼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于常压条件下超音速氧气射流的特性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真空精炼过程中低压环境下的超音速氧气射流特性目前研究较少。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压力条件下超音速氧气射流的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环境条件与高压环境条件相比,超音速氧气射流速度的衰减受到抑制,射流核心段的长度得到延长;不同环境压力条件下,射流压力与射流速度分布趋势一致,均沿轴向不断降低,但压力衰减程度大于速度衰减的程度;不同环境压力条件下,氧气射流的温度随着氧气射流的扩散不断升高,最终趋于环境温度。
生产技术
Select
轴承钢退火工艺对带状组织的影响
梁启华,黄涛,宋满堂,张志海,王刚
中国冶金. 2014, 24(09): 26-2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15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轴承钢碳化物带状组织的形成及危害。为了降低轴承钢碳化物带状组织级别,研究了钢材退火工序对轴承钢带状组织级别的影响,通过4组退火工艺进行对比试验,明确了轴承钢球化退火后,带状组织级别增加1.0级以上;得出了轴承钢球化退火在710~800℃区间降温时采取快速冷却工艺措施,可减少碳化物析出,降低轴承钢带状组织级别。
Select
抗硫化氢腐蚀容器钢Q345R(R-HIC)的生产实践
卢巧婷,冯立果,贾改风
中国冶金. 2014, 24(09): 29-3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25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讲述了邯钢抗硫化氢腐蚀容器板Q345R(R-HIC)的生产实践。详细介绍影响抗硫化氢腐蚀性能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工艺方案。重点控制钢中有害元素磷和硫的含量,使w[P]≤0.012%,w[S]≤0.002%;有效控制非金属夹杂物,尤其是控制A类和C类夹杂物的含量在最低水平;同时维护铸机设备,保证铸坯内部质量。试制产品各项性能满足标准GB 713—2008要求,并且此钢种的抗氢诱导裂纹(HIC)、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试验性能也完全满足GB/T 8650—2006和GB/T 4157—2006标准要求。
Select
酸、碱料超厚料层混合烧结试验
万新宇,吕庆,陈树军,冯帅
中国冶金. 2014, 24(09): 33-3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27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现有烧结工艺、原料和加工设备,提出一种全新烧结工艺——酸、碱混合烧结工艺。本工艺在碱性烧结料强化制粒的同时,与酸性球团在入烧结机前进行混合,最后在烧结机上实现酸性球团与碱性料混合烧结(料层厚度为1000mm)。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后,料层透气性改善明显,1000mm料层的负压为985kPa,优于600mm普通料层的1209kPa;另外,加入5~8mm的球团明显比加入大于8mm球团透气性好。当酸性料用量为40%,配碳量(质量分数)为3.8%,烧结负压为1200kPa时,烧结矿各项产、质量指标最好。
Select
X80管线钢生产过程氮的控制实践
沈岸明,刘国庆
中国冶金. 2014, 24(09): 39-43.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26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管线钢中氮的危害,结合管线钢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分析氮的来源、溶解和扩散机理,基于转炉冶炼、LF炉精炼、RH炉精炼、连铸等生产工艺特性,对不同工序钢水中氮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系统研究提高转炉吹炼命中率、改善造渣制度、强化出钢管理、全程底吹Ar控制,LF微正压操作,RH真空处理,连铸保护浇注等措施对降氮和控氮的影响,指出连铸坯氮含量偏高的主要原因。为管线钢冶炼的降氮和控氮,强化重点工艺环节的控制,优化改进控制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形成了一套全工序控制钢水氮的措施,确保高级管线钢中氮质量分数控制在0.0045%以下。
节能与环保
Select
氧气高炉风口前燃烧带数值模拟
高建军 严定鎏 齐渊洪 张俊 郭玉华
中国冶金. 2014, 24(09): 44-48.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26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气膜传质控制理论,在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O2高炉风口前燃烧带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鼓风速度和O2湿度条件下风口前燃烧带内气体各组分浓度场和温度场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改变鼓风速度可以调节风口前燃烧带气体温度和浓度分布,从而调节O2高炉软熔带形状及煤气流分布;增加鼓风湿度可以降低风口理论燃烧温度,增大还原煤气中H2含量。
Select
唐钢高炉瓦斯灰的提铁提锌试验
唐小辉,刘润藻,李士琦,杨静波,肖宏,寿庆霞
中国冶金. 2014, 24(09): 49-5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28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唐钢高炉瓦斯灰的提铁提锌试验。首先,对烘干后的高炉瓦斯灰进行基础特性研究,包括XRF、XRD、粒度分布检测以及化学成分分析。分析可知,瓦斯灰中wTFe=29.3%,主要以Fe2O3的形式存在;wZn=3.13%,主要以ZnO的形式存在。基于铁氧化物、锌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原理,利用本课题组的精细还原技术,设计2因素2水平的正交试验,使用纯H2对瓦斯灰中的铁氧化物和锌氧化物进行精细还原试验。探讨还原温度(910和980℃)和还原时间(2和4h)对瓦斯灰金属化率和脱锌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还原工艺参数为910℃,2h;相应的金属化率和脱锌率分别为89.01%和98.61%。
Select
高炉鼓风机高效安全运行措施的实践
薛锴,刘新军,张宇晓,司晋利,董江峰,霍瑞霞
中国冶金. 2014, 24(09): 53-56.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23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首钢长钢公司8号高炉鼓风机的主要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并结合它在实际运行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工艺要求进行分析,从鼓风机的主电机启动、静叶角度控制、保护系统状况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方案。调试运行后证明:优化后的鼓风机避免了差动保护的误动作,并可准确掌握执行机构的动作,保护系统更加直观化,从而运行更加稳定、安全,运行成本降低10%,同时还减少了人力输入。
装备技术
Select
高炉炉缸用后炭砖中脆化层的研究
姜华,蔡九菊
中国冶金. 2014, 24(09): 57-62.
https://doi.org/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3027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钻孔取芯的方法,在用后高炉炉缸的不同部位取得了完整的用后炭砖样品。对这些样品中的脆化层进行基础性研究,包括宏观物貌、微观结构、物性参数和化学组成等,同时比较了单向正压力作用下炭砖的破坏形态和微观结构形态。认为脆化层出现在炉役的早期,发展在中期,稳定在后期。以微裂纹形态出现的早期脆化层是应力作用的结果,后期因穿过裂纹的煤气流中所含碱金属等物质的沉积和腐蚀,加剧了脆化层的质变和范围的扩大,进而改变了砖衬结构的传热体系,直至建立新的热平衡。提出改善炭砖的基质和孔径并提高导热性和抗疲劳损伤能力是弱化脆化层的形成、提高炭砖使用效果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