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3-07-15
  

  • 全选
    |
    技术综述
  • 项钟庸
    中国冶金. 2013, 23(7): 1-10.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高炉长寿是系统工程。介绍了国外一批长寿高炉的经验。介绍了近20多年来对长寿高炉进行的解剖;提出了在日常生产中,延缓炉缸侵蚀的措施:如炉缸侧壁形成凝结层,改进出铁制度控制铁水环流;改变死料堆的内部结构避免局部侵蚀。还提出了在炉缸不同侵蚀阶段采用相应的具体措施。

  • 吴启常, 王筱留
    中国冶金. 2013, 23(7):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高炉炉缸损坏的机制,认为现代高炉造成炉缸烧穿的关键因素是液态渣铁流动的机械冲刷。当前,炉缸烧穿的主要原因是炭砖的铁水熔蚀指数过高。延长炉缸寿命的关键在于耐火材料质量的突破。

  • 邹忠平, 项钟庸
    中国冶金. 2013, 23(7):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生产维护在炉缸长寿链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生产维护中与炉缸长寿相关的各种因素,如气隙、凝固层、热负荷等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论述炉缸操作维护中的有效长寿措施,以期为实现炉缸长寿提供有益的帮助。

  • 专题研究
  • 李丰功, 战东平, 张佩灿, 姜周华, 王博, 张思勋, 韩文习
    中国冶金. 2013, 23(7):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1873K条件下采用Φ70mm×100mm MgO坩埚在MoSi2电阻炉上开展了3炉含1.5%Al的高铝钢脱氧实验。实验炉次获得了较高的脱氧率和较低的终点全氧含量。Mn+Nb-Ti-Al-Ca脱氧工艺获得了最高的脱氧率和最低的全氧含量,分别为84.1%和0.0007%。在Al加入钢水中后,夹杂物平均直径和数量均迅速增大。在终点钢中夹杂物均以尺寸为0~3μm的含Al2O3的复合夹杂物为主,大部分夹杂物外围包裹CaS或MnS。

  • 谢海平, 杨庆敏, 刘骅震, 乔兵
    中国冶金. 2013, 23(7):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齿轮钢20CrMnTiH5窄淬透性带及低氧含量、高纯净度等生产质量难点,通过优化内控化学成分,采用四位一体短流程生产工艺,冶炼加强控制脱氧和夹杂物上浮工艺、轧制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表面采用红外线探伤和修磨相结合方式,产品实物质量达到了低氧、晶粒细小、组织均匀、窄淬透性带、表面无缺陷的高质量水平。

  • 王韶光, 王晓春, 于大海, 李春雷
    中国冶金. 2013, 23(7):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钢依托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FTSR)的工艺特点,充分利用控轧控冷技术优势,改善结构热轧钢板的组织和性能。本项目通过攻关,将钢中的锰含量由1.10%降低至0.45%,大幅度地降低了合金消耗;并通过钛微合金化工艺,解决了钢板带状组织严重的问题;采用新工艺生产的结构热轧钢板低温冲击性能良好。该项目在低成本条件下达到了提高品质的目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生产技术
  • 秦登平, 朱志远, 危尚好
    中国冶金. 2013, 23(7):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铁水镁基喷吹深脱硫反应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对铁水脱硫回硫机理进行了理论说明,并在生产中对部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改进,提出了解决极低硫终点命中、扒净脱硫渣等回硫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镁基铁水脱硫效果,使转炉冶炼极低硫钢的抗酸管线钢回硫量为10×10-6,实现了极低硫钢的批量生产。

  • 左远鸿
    中国冶金. 2013, 23(7): 37-39.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板形是衡量带钢产品质量的指标之一,钢板的断面轮廓是影响板形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本钢1700机组热|轧带钢断面轮廓控制的深入研究,结合生产实际,调整粗轧、精轧板凸度模型配置文件及CVC工作辊实际窜辊量|等参数,目前,板型模型设定精度大大提高,热轧带钢的断面轮廓形状得到改善,钢板表面的隆起、亮带缺陷得到消|除,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

  • 金百刚, 李立勋, 魏春新, 赵雷, 黄玉平, 马立国, 刘文飞
    中国冶金. 2013, 23(7): 40-44.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结晶器电磁制动装置在鞍钢板坯连铸机生产中的应用情况,重点研究了电磁制动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对钢液液面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启电磁制动可降低液面波动50%以上,从±5mm可降至±2mm,有利于提高铸机拉速。电流强度越大,电磁制动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电磁制动可抑制拉速变化带来的液位不稳。610块铸坯的统计结果表明,施加电磁制动后,因液面波动造成冷轧汽车钢铸坯降级的比率减少了6%。

  • 安会龙, 张云涛, 江波, 马红云
    中国冶金. 2013, 23(7):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电火花毛化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轧辊毛化程序中各参数对轧辊表面粗糙度 Ra和峰值密度Pc的影响,通过对连退平整机工作辊毛化参数的优化获得了带钢质量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峰值密度。

  • 节能与环保
  • 王岳飞
    中国冶金. 2013, 23(7): 48-50.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邯钢西区烧结环冷余热回收发电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实践效果。通过优化操作工艺参数、加强环冷机密封,对发电系统进行改造,保证余热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发电量,为企业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贡献。

  • 徐列, 张欣欣, 张安强, 冯妍卉, 刘健, 李振颐
    中国冶金. 2013, 23(7):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焦化产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针对目前炼焦工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目前炼焦工艺的现状,提出一种全新的换热式两段焦炉的结构及其工艺流程,采用干燥预热室、换热室和燃烧室-炭化室一体化的立式结构设计,煤的干燥预热和干馏过程分别在干燥预热室和炭化室内分两段完成,具有炼焦耗热量低,提高焦炉生产能力,扩大炼焦煤源,节省投资,减少环境污染等优良特性,是替代现有焦炉的新一代焦炉,探索了焦化工业发展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