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了铁矿石还原性的影响因素以及铁矿石的气固还原动力学特征,铁矿石的化学成分、孔隙率和矿 物组成对其还原性都有影响,总体来看,铁矿石中的碱性氧化物对铁矿石的还原有促进作用,而酸性氧化物对其还 原有阻碍作用。提高铁矿石中微气孔的比例以及提高还原性好的矿物,如铁酸钙的含量可改善铁矿石的还原性; 对于铁氧化物气固还原动力学的研究大多采用未反应核模型,在还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限制性环节,比如在 浮士体还原到金属铁阶段,前期还原反应由气体内扩散与界面化学反应混合控制,后期界面化学反应为还原反应 的控制环节。总结前期的研究结果,结合当前资源现状提出了今后铁矿石还原行为的2个研究方向:①加强 Al 2 O 3 、K 2 O、Na 2 O、ZnO等杂质元素和有害元素对铁矿石还原性影响研究;②加强高炉实际含铁原料,如烧结矿、 球团矿和块矿的气固还原动力学研究。
热轧带钢新一代TMCP技术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通过冷却系统从空冷至超快冷的无级调控,利用广阔 的冷速范围及精准的温度控制,实现对带钢轧后冷却路径进行灵活的控制。有利于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固溶强 化、位错强化、相变强化的最佳匹配,从而使得热轧带钢产品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新一代TMCP工艺技术具备低 成本、高效率、高均匀性、高控制精度等特征,是轧制工艺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人们对带钢产品性能要求的 不断提高以及资源的日益枯竭,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的热轧带钢新一代TMCP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采用超低碳和低Cr、Mo、Ni等的经济型成分设计,研究了控轧、冷却和终冷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超高强钢显 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实验室条件下,可获得抗拉强度1 000 MPa以上,-40℃冲击值148~236 J超 高强韧性钢板,显微组织以细小的超低碳贝氏体板条为主。富含高密位错和亚结构的上/下贝氏体、较多残余奥氏 体薄膜、细小弥散M/A组织和第二相粒子,这对于超高强钢韧、塑性的提高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某宽厚板生产线 首次实现了1 000~1 200 MPa级高韧性工程机械钢板的工业化生产,并成功应用于矿山机械关键构件的制造。
<与电炉流程相比,转炉流程生产轴承钢具有铁水洁净度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主要优 点。本钢炼钢厂采用转炉-精炼(LF+RH)-矩形坯连铸生产GCr15,其化学成分全部达到本钢制定标准要求,其 中有害元素 w([Ti])=25×10 -6 、 w([Ca])=2×10 -6 、 w([O])=8×10 -6 、 w([N])=38×10 -6 、 w([H])=0.8× 10 -6 ,均优于GB/T 18254-2002标准要求,满足瑞典SKF标准(SKF D33)的要求。
首钢迁钢公司和首秦公司大规模采用了“留渣+双渣”转炉炼钢新工艺,大幅度减少了炼钢渣量和石灰、白 云石消耗。文章介绍了其中所开发的3项重要技术:①脱磷阶段采用低碱度( w(CaO)/ w(SiO 2 )∶1.3~1.5)和低 MgO质量分数(≤7.5%)渣系,形成流动性良好和适度泡沫化炉渣,解决了脱磷阶段结束难以快速足量倒渣和渣 中金属铁质量分数高这两大问题;②针对脱磷阶段底吹搅拌弱问题,采用了低枪位和高供氧强度吹炼方法,利用顶 吹氧气流加强金属熔池搅拌,获得了良好脱磷效果;③通过加快生产速度,特别是对“炼钢-精炼-连铸”生产合理 组织调配,在转炉冶炼时间增加大约4 min情况下,钢产量并没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