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1-15
  

  • 全选
    |
    特稿
  • 徐匡迪
    中国冶金. 2013, 23(1): 1-1.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各位会员、各位读者: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中国金属学会向全体会员、单位会员、专业分会和地方学会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问候,向曾经关心、支持和对中国金属学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 技术综述
  • 唐海燕, 孙绍恒, 孟文佳, 刘辉, 王爽, 李京社
    中国冶金. 2013, 23(1): 2-8.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CO2的温室气体效应已为全世界环保工作者所重视。CO2 的矿物固定即碳酸化是减少其温室气体效应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从矿物碳酸化的热力学、动力学方面分析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反应机理、速率影响因素等;总结了其工艺路线、生产成本以及产品的性能、用途等。指出用钢铁工业的废弃物—钢渣固定CO2具有大的应用前景。

  • 齐渊洪, 钱晖, 周渝生, 许海川
    中国冶金. 2013, 23(1): 9-14.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中国钢铁制造流程的特点,考察了直接还原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结合中国资源条件提出了直接  还原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方向,设想了一个180万t/a规模壳牌煤气化与HYL/Energiron竖炉生产直接还原铁的联合工艺流程,描述了联合工艺的主要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为煤制气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工程化提供方案参考。

  • 专题研究
  • 郑少波, 孙克强, 郝学彬, 杨森龙, 王东彦
    中国冶金. 2013, 23(1): 15-19.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温度稳定的控制在1400℃左右;计算出氢气还原速率常数在1400℃下为0.93~1.03 g(Fe)/ (cm2·min),跟固体碳比较氢气还原速率快;避免过泡沫渣形成,原料应采用预还原矿。通过进行底吹氢熔融还原试验研究,对了解底吹氢情况下的安全性以及工艺操作参数是很有帮助的,为今后大型的工艺化实验提供经验和理论计算依据。重点介绍氢冶金技术的试验探索,动力学试验结果的分析。

  • 王兆才, 陈双印, 储满生, 柳政根, 张健伟
    中国冶金. 2013, 23(1): 20-25.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国内磁选铁精矿为原料制备的氧化球团综合性能良好,可作为竖炉直接还原用氧化球团。国内适合于煤气化的褐煤和低变质烟煤资源储量较大,占煤炭资源总量的50%以上,可以满足煤化工发展的需求。综合煤种需求、生产能力、煤气品质以及能耗指标,选取适宜的煤气化工艺,形成以煤制合成气为还原剂,以竖炉为反应器的煤制气-竖炉直接还原炼铁新工艺,是煤资源丰富而天然气匮乏的中国发展直接还原铁生产、实现低碳高效炼铁的有效途径。

  • 李亮, 许长军, 王子威, 汪琦
    中国冶金. 2013, 23(1): 26-29.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高炉煤气重力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在高炉煤气重力除尘器内进行了安装漏斗型挡板和将进气管由中心管改为锥顶进气两项技术。采用FLUENT软件对除尘器内的气相流场和颗粒的运动轨迹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改变进气方式以后,与旋风除尘器相似在重力除尘器内部产生了旋流;加入挡板后,在挡板下部形成一个气流死区,避免了二次扬尘的出现,而含尘气体与挡板间的碰撞是颗粒被分离出来的主要原因。固体颗粒的运动轨迹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随机性,计算得出的除尘效率和实际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 生产技术
  • 朱仁良, 王天球, 王训富
    中国冶金. 2013, 23(1): 30-35.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宝钢炼铁以“最优化炼铁企业”为目标,在外部条件劣化的背景下,始终围绕高炉的稳定顺行为基本方针,通过加强高炉的原燃料管理,不断优化操作制度,实现了高炉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和较高的煤气利用率。通过采用干法除尘装备、纯水密闭循环冷却工艺以及改善TRT、热风炉余热回收等节能设备的节能效果,高炉的燃料比和能耗不断下降,实现高炉的低碳生产。

  • 曹锋
    中国冶金. 2013, 23(1): 36-38.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高炉炉芯温度是炉缸活跃程度的重要表征。炉芯传热可作为一维稳态传热来处理,通过建立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芯传热的计算方程,计算绘出了炉芯温度-炉缸温度、炉芯温度-陶瓷垫厚度的关系线,确定了现阶段首钢京唐1#高炉合适的炉芯温度为310~380℃,分析得出炉芯温度低时,炉缸工况差,炉芯温度和铁水温度的相关性弱。

  • 李向荣, 赵庆龙
    中国冶金. 2013, 23(1): 39-41.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要概述了本钢炼钢厂1号RH系统的设备状况、蒸气喷射泵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影响蒸气喷射泵能力的因素以及现场运行中容易出现的故障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实践经验和RH系统多年的运行情况,列出了RH真空泵的相关数据表及冷凝器的冷却数据表,列举了系统出现过的故障并说明了故障排除的方法。

  • 李江波
    中国冶金. 2013, 23(1): 42-44.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随着H型钢轧制工艺的发展,先后出现了5种常见的工艺布置形式。基于对热轧H型钢生产线的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热轧生产H型钢的新工艺。在生产线中通过采用新型万能轧机的型式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的目的。提出的2种新型万能轧机的型式改变了自1848年在德国发明以来至今在世界各地一直沿用的万能轧机的设计,均已申报了专利。

  • 节能与环保
  • 周寒梅, 包燕平, 林路
    中国冶金. 2013, 23(1): 45-49.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CaO-SiO2-FetO-P2O5四元渣系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计算和热态实验综合分析 P2O5含量变化对该四元渣系物相组成以及富磷相的影响。应用Factsage软件equilib模块计算CaO-SiO2-FetO-P2O5四元渣系在400~1800℃温度区间的多相平衡,再结合SEM+EDS与XRD对热态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知,随着渣中P2O5含量的增加,富磷相中Ca3(PO4)2的含量随之增加。此外,P是以nC2S-C3P固溶体的形式存在于富磷相中,但当渣中P2O5含量达到18%时,富磷相中的P将以Ca3(PO4)2的形式独立存在。热态实验的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Factsage的理论计算结果。

  • 刘精宇, 蔡九菊, 杨靖辉
    中国冶金. 2013, 23(1): 50-53.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电力是钢铁联合企业中消耗的重要能源,它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占20%。针对钢铁联合企业电力能量流动过程,建立了余热余能电力节点网络模型、分布式发电物理模型和集中式发电物理模型,提出了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发电模式,应用该模式发电能够实现钢铁企业余热余能就近回收、就近输送、就近使用,而且发电效率高,并通过实例说明其应用能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