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2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2-10-15
  

  • 全选
    |
    专题研究
  • 王朝阳 , 巩文旭, 贺建哲, 郑淑国, 朱苗勇
    中国冶金. 2012, 22(10): 3-7.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天钢120 t LF为原型,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水模型试验,研究考察了底吹氩量对出钢过程及吹氩 精炼过程钢液混合效果的影响,对精炼钢包内的渣金卷混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不同操作工艺参数(时间、吹 氩量)对钢包内夹杂物去除的影响规律,进而对原工艺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 王卫东
    中国冶金. 2012, 22(10): 8-1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沙钢铁钢界面铁水包多功能化技术的铁水出准率、铁水包周转系数、铁水温降、尾包等生产数据的 分析,研究了目前沙钢铁水包多功能化技术的运行特点和效果,讨论了铁水温降速率、铁水包保温性能、铁水包烘 烤、尾包管理等概念性问题,提出了提高铁水包多功能化技术运行水平的途径,以体现该技术更加明显的优势。

  • 陈树宗 , 张殿华, 刘印忠, 李 旭 , 彭良贵
    中国冶金. 2012, 22(10): 13-1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唐钢1 800 mm 5机架冷连轧机组的工艺参数、仪表配置及过程控制模型设定系统。从轧制过 程在线数学模型、基于成本函数的多目标优化负荷分配和模型自适应3个方面对该冷连轧过程控制模型设定系统 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现场应用表明,该L2过程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模型设定系统制定的轧制规程合理、模型设 定计算具有非常高的精度,满足在线控制的要求。

  • 帅习元, 黄 静, 吴 超, 周 勇, 仇东丽
    中国冶金. 2012, 22(10): 18-2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用纯铁作为试验原料,进行了特高轧速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原料某部位晶粒大,轧后对应部位晶粒也大, 某部位晶粒小,则轧后对应部位晶粒也小,在精轧机出口速度为100 m/s、变形速率相当于2 880 s -1 的条件下,轧件 并未仅产生表面变形,轧件的变形也已渗透到轧件的中心。坯料晶粒均匀,轧后轧件的晶粒也均匀。但从轧件纵 截面的晶粒形状看,轧件中心晶粒沿纵向稍有伸长,表面晶粒沿纵向稍有压缩,这是由于孔型轧制的特殊性造 成的。

  • 赵丽树, 吕庆, 张淑会, 姜海滨
    中国冶金. 2012, 22(10): 23-2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熔渣结构共存理论建立了CaO-SiO2-Al2O3-MgO-FeO渣系FeO活度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1400℃时炉渣碱度、MgO和FeO含量对该渣系FeO活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CaO-SiO2-Al2O3-MgO-FeO渣系三元碱度为1.3,Al2O3含量为12wt%,FeO含量为2wt%条件下,随MgO含量的增加,炉渣FeO活度增大;当二元碱度为1.1,Al2O3含量为12wt%,MgO含量为10wt%时,FeO活度随随渣中FeO含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当渣中Al2O3、MgO和FeO含量分别为12wt%、10wt%和2wt%固定不变时,随着二元碱度的提高,炉渣FeO活度迅速增加。计算得到的上述规律和实测规律一致,说明了本模型用于分析FeO活度的正确性。

  • 生产技术
  • 孙海军 , 陈嘉颖, 佟溥翘 , 蔡 伟
    中国冶金. 2012, 22(10): 30-3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津西二炼钢厂100 t顶底复吹转炉应用音平控渣技术改善了转炉冶炼化渣,有效地控制了喷溅、返干。转 炉一次倒炉率从79.22%提高到81.16%,平均班生产炉数从14.7炉提高到15.4炉。转炉炉衬得到了良好的维 护,降低了渣料和钢铁料消耗,大大提高了操作工的技术水平,实现了分级量化管理。采用这一技术后,每年可节 约炼钢成本约729.05万元。

  • 郭宪臻 , 邹忠平 , 杨 方 , 许 俊 , 沈峰满
    中国冶金. 2012, 22(10): 34-3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炉缸侧壁2个部位热电偶监测温度出现异常偏高,给高炉的正常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采用排除法正确 分析了引起温度异常偏高的原因,进而采取定点灌浆的处理措施,使炉缸侧壁温度下降至合理水平,消除了影响高 炉生产的重大安全隐患。

  • 节能与环保
  • 李 然
    中国冶金. 2012, 22(10): 40-4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节能减排是目前钢铁企业面临主要任务之一,结合中国钢铁企业炼铁系统的情况,对传统高炉炼铁流程实 现减排的技术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以降低高炉燃料比为核心的减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根 据气基直接还原工艺技术的要求并依据国内现有能源、资源分布状况和结构特点,展望了国内钢铁行业炼铁系统 减碳工作的前景。

  • 张立国, 王再义, 刘德军, 张 伟, 王相力
    中国冶金. 2012, 22(10): 47-5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鞍钢目前高炉除尘灰产生的工艺流程和利用方式,对除尘灰的化学成分、粒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 对喷吹煤粉中添加除尘灰进行实验室研究,分析了配入不同比例除尘灰后,混合煤粉的工业分析、灰熔融性能、发 热值和燃烧性能的变化情况,开展喷吹煤粉中配入除尘灰的工业试验,寻求适合配入比例,并对高炉喷吹除尘灰后 的炉况的变化及喷吹除尘灰的优缺点进行说明,得出鞍钢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高炉可以进行除尘灰的喷吹应用。

  • 董家华, 王 伟, 高成康
    中国冶金. 2012, 22(10): 51-5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中国钢铁行业的余热分布和利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目前高炉冲渣水余热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主要海水淡化方法和热源使用情况。指出从替换热源上着手能有效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提出将高炉冲渣水的 热量回收用于海水淡化的新思路,从理论上分析了二者结合的可行性和效益。为沿海钢铁企业节能降耗、解决缺 水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等问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