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2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1-09-15
  

  • 全选
    |
    技术综述
  • 叶匡吾, 冯根生
    中国冶金. 2011, 21(9): 1-3.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对我国当前炉料结构的合理性在高炉炼铁节能减排中的效果和地位,进行了系统地的分析和论述。提出高炉炼铁“合理的炉料结构”这一理论概念和实践:高炉炼铁要实现精料;现代烧结是精料加工厂;不宜选用烧结工艺进行铁精矿造块;球团具有更优越的冶金性能;低品位含铁原料预还原金属化炉料对高炉炼铁节能减排成更有利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 赵民革
    中国冶金. 2011, 21(9): 4-13.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仅依赖于装备和操作水平的提高,“精料技术”是高炉炼铁发展的基础。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铁矿粉造块的烧结、球团理论和工艺技术进步及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针对铁矿粉造块工艺所面临的资源、节能减排形势,提出了以科技进步为基础、创新求发展,促进我国铁矿粉造块技术的进步,为高炉炼铁“优质、高产、低耗、环保” 奠定良好的“精料水平”基础技术路线。

  • 专题研究
  • 王鹏
    中国冶金. 2011, 21(9): 14-1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钢铁产业兼并重组后的信息化建设问题,通过分析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针对我国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后各子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信息化建设的模型;针对各子企业数据关联度较低的问题,本文分别提出了三种数据整合模式。建议我国钢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将信息化建设模型与数据整合模式综合运用,从而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 崔丽, 郭强, 胡贤磊, 刘相华
    中国冶金. 2011, 21(9): 17-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厚规格、高强度品种钢的大量开发,头部翘曲成为板材生产过程的一种常见缺陷,同时部分矫直机矫直能力不足,使头部翘曲板材矫直过程困难。本文以开发厚规格、高强度品种钢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头部翘曲呈蛇形板材矫不平问题为依托,采用弹塑性差分的曲率积分方法,研究头部翘曲对传统矫直过程残余曲率和矫直力的影响,提出利用静压矫直方法解决头部翘曲板材矫不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证明:静压矫直可以有效解决头部翘曲板材矫不平问题,改善板形,减小切损量。

  • 赵岩, 雷洪, 陈海耿, 赫冀成, 孙中强, 邢国成
    中国冶金. 2011, 21(9): 21-2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湍流控制器下两流非对称中间包内流体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湍流控制器几何结构对两流非对称中间包流体流动特性有明显影响。圆形湍流控制器内流场涡心靠近底部,出口处流体流速垂直向上;中间包流场涡心靠近长水口,涡心高度与挡墙高度基本同高,中间包表面波动大,容易发生卷渣现象。不对称长方形湍流控制器底部为不对称波浪形,流场涡心靠近出口,流体以一定角度从湍流控制器出口流出;其右侧出口面积大于左侧,水口右侧流体流量大于左侧;由于增大了出口面积,出口处流体速度减小,中间包表面平稳。水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不对称湍流控制器中间包两流之间的平均停留时间差比圆形湍流控制器中间包减少1/4,算术平均值增加5.3%,说明非对称湍流控制器增强了中间包去除夹杂物能力且能有效缩小两流之间流体流动的差异。

  • 生产技术
  • 胡进林, 张生存, 彭凡, 唐钟雪
    中国冶金. 2011, 21(9): 26-2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生产数据分析与探讨,得出水电用马氏体不锈钢的冶炼主要有两大问题:VOD吹氧脱碳技术控制及  气体质量分数控制。分析结果表明:影响VOD吹氧脱碳技术的主要因素有吹氩流量、极限真空度、VOD吹氧脱碳  温度;气体质量分数主要通过控制钢液吸气及钢液去气两个方面。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VOD工艺技术的优化,提 高了VOD冶炼不锈钢铸件的一次脱碳成功率以及Cr合金回收率,同时使钢液气体质量分数控制到了较低水平,  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

  • 王洪兴, 刘志国
    中国冶金. 2011, 21(9): 30-3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河北钢铁集团公司邯宝炼钢厂两台板坯连铸机自2008年10月投产至2011年2月粘结漏钢情况进行统计,从漏钢坯壳形貌分析粘结漏钢过程,从保护渣性能、结晶器锥度、结晶器振动、液面波动、拉速变化以及标准化操作等方面分析粘结漏钢的原因,进而提出预防措施,降低了连铸机漏钢率。

  • 王子金, 亓玉敏
    中国冶金. 2011, 21(9): 36-3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莱钢炼铁厂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设备运行状态长期稳定受控,为生产的连续、稳定、高效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设备支撑;在推行 “121” 设备管理体系过程中,提出“600”的设备管控目标;抓好设备点检定修等基础管理工作,大力开展设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维修模式也实现了由“计划检修”向 “预知维修”的转变;高炉的休风率指标实现了持续优化提升,高炉的定修周期达到6个月,并且定修间隔内设备故障为零,为炼铁设备管理提出了新思路。

  • 装备技术
  • 富志生
    中国冶金. 2011, 21(9): 39-4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转炉扩容后冶炼工艺参数的变化的计算,以及对OG除尘系统能力的重新核算,分析了转炉一次除尘效率低的原因,指出转炉扩容后装入量增加及供氧强度提高,扩容前的OG湿法除尘系统已完全不能满足冶炼工艺变化。结合国内转炉一次除尘技术的发展方向,根据转炉扩容后工艺参数的实际变化情况,对今后转炉一次除尘的改进方向做了探讨,提出了改进建议。

  • 吴德春
    中国冶金. 2011, 21(9): 43-4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影响(微)张力减径机轧制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单机架减径率、单机架变形量、轧制荒管规格、轧制温度、  轧制速度、机架间张力等。主要研究分析在单机架减径率及变形量确定的情况下,机架间张力对轧制负荷的影响,  以指导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利用张力的变化来控制减径轧制在正常负荷下的运行。结果表明:平均张力系数Zm 越大,减径轧制时各机架的轧制负荷越大;平均张力系数Zm不变,各机架的轧制负荷随机架间张力增大而增大。

  • 冶金专利信息
  • 刘曼朗
    中国冶金. 2011, 21(9): 46-51.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专利调研分析软件,对中国钢铁行业炼铁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分析了中国炼铁专利申请现状、发展趋势、技术热点,分析了国外来华申请情况并与中国申请情况作了比较,并提出了应予重视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