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第2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1-01-15
  

  • 全选
    |
    技术综述
  • 张琦, 蔡九菊, 沈峰满
    中国冶金. 2011, 21(1): 3-6.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过程集成方法在过程工业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指出钢铁工业是典型的过程工业系统,根据其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特点,以生产工序、生产流程和联合企业为研究对象,依据能量流、物质流和污染流输入输出关系构建了钢铁生产过程集成模型,并分析了影响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因素。结果表明通过过程集成可以实现钢铁工业系统节能减排,同时优化钢铁生产流程的物质流和能量流结构,进一步分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CO2等污染物排放的潜力、途径和技术措施。

  • 严泽生, 庄钢, 孙强
    中国冶金. 2011, 21(1): 7-11.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世界热轧无缝钢管生产技术装备的发展,并对各种机型进行了评述,从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世界无缝钢管生产技术装备未来发展趋势。

  • 专题研究
  • 项钟庸, 欧阳标, 邹忠平
    中国冶金. 2011, 21(1): 12-14.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富氧、喷煤等等炼铁技术的发展,过去采用的炉缸面积燃烧强度、冶炼强度为基础的高炉设计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应该建立中国的高炉设计体系。高炉设计必须满足高炉强化生产的要求,笔者使用了近代气体动力学的成果,科学地分析了衡量高炉强化冶炼过程的因素-炉腹煤气量指数,用以指导高炉设计,形成新的高炉设计体系。

  • 张静, 王恩刚, 邓安元, 张兴武, 赫冀成
    中国冶金. 2011, 21(1): 15-1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大方坯结晶器电磁搅拌过程中电磁参数对钢液电磁场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电流强度和频率,对470mm×350mm大方坯结晶器电磁搅拌过程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分布的影响。并与实测数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磁场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一致,电磁力在方坯水平截面上呈周向分布。当电流相同时,随着频率的增加,磁感应强度减小。电磁力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频率的增加,最大电磁力增加量减小。当频率相同时,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钢液内的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都增加。结合数值模拟的具体结果,最佳的电磁搅拌电流和频率为550A,2Hz。同时对钢液流场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 龙跃, 张玉柱, 李俊国, 邢宏伟, 王少宁, 雷云波
    中国冶金. 2011, 21(1): 20-2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工业冷态试验,利用不同孔型的喷嘴喷吹不同粒径石英砂模拟冷态气淬粒化钢渣飞行轨迹的试验研究,为气淬粒化液态钢渣的粒化室空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从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气淬粒化液态钢渣的粒化室尺寸设计为20m ×4.5m×5m较为合适;双排孔型喷嘴的喷吹效果优于单排孔型的喷嘴;拉瓦尔孔型喷嘴的喷吹效果优于直孔型的喷嘴;马赫数在1.4—1.75之间的喷嘴能够达到较好的喷吹效果。

  • 生产技术
  • 李宏伟, 王涛, 张卫东, 宋竟林
    中国冶金. 2011, 21(1):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2009年7月以来,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通过采取精料、探索合理的装料制度、送风制度、出渣铁制度、提高炉顶压力、富氧高风温等措施,达到了增产降焦的目标,目前多项指标已超过设计水平。

  • 周敬, 于宁, 王春刚, 刘嵩, 王锐
    中国冶金. 2011, 21(1): 29-3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显微硬度仪、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冷轧Nb+Ti-IF钢的硬度性能、金相组  织和织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退火试样的维氏硬度降低,晶粒由轧制的扁长状长成等轴  或近似等轴状态,γ-纤维织构不断吞并α-纤维织构而增强,对应的α-纤维织构则不断减弱。从工业生产和节约能  源的角度考虑,Nb+Ti-IF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应控制在800℃左右。

  • 装备技术
  • 兰宇, 李耀辉, 张树山
    中国冶金. 2011, 21(1): 33-3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热轧工作辊的在线氧化膜对带钢表面质量影响很大,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直接导致带钢表面产生二次压氧缺陷。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及相关理论,本文分析了高铬铁轧辊氧化膜的动态变化过程、轧辊氧化膜形成及剥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大成效。

  • 王柱, 刘宁, 李文, 李银军, 田勇
    中国冶金. 2011, 21(1): 38-4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粗轧区域带钢打滑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轧制速度对打滑影响敏感,升速轧制加速度过大是造成带钢打滑的主要原因,将加速度修改后打滑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对生产中其它的打滑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防治带钢打滑的生产措施。

  • 节能与环保
  • 王贵良
    中国冶金. 2011, 21(1): 43-4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热轧或CSP冷却工艺特点与要求,通过对水泵及泵组运行特性分析,研究认为采用稳压回流水轮机助动冷却水泵是结构简单、经济可行的方案,但受水泵形式影响很大;采用冷却水溢流稳压水轮机发电是目前最适合的能源回收方案。

  • 王海风, 张春霞, 齐渊洪
    中国冶金. 2011, 21(1): 48-5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硫酸钙晶须的制造方法和应用情况,通过分析典型钙法(石灰—石膏法)生产工艺流程,指出利用脱硫副产物石膏生产硫酸钙晶须是解决钢铁企业二次污染的发展方向。在减少烧结烟气二氧化硫排放的同时,避免产生固体污染,使脱硫石膏变废为宝,可实现高效清洁脱硫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