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2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0-09-15
  

  • 全选
    |
    专题研究
  • 岳雷
    中国冶金. 2010, 20(9): 1-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使用PDMS进行工厂设计来分析冶金行业该如何运用工厂设计信息平台来指导工厂设计。重点介绍了使用PDMS或其他工厂设计软件来进行实践设计过程中会发生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的变更。

  • 吴海勇, 曾加庆, 吴伟
    中国冶金. 2010, 20(9): 7-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间隔式测重,研究了三组不同微波加热比功率下细粉煤的除湿变化特性,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表明,细粉煤的微波加热除湿率可分为:初始除湿、快速除湿和缓慢除湿三个阶段;除湿速率可分为:加速除湿、相对恒速除湿和降速除湿阶段等三个阶段。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细粉煤微波加热除湿的数学模型。同时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 张飞, 裴红平, 凌智, 阙富堂
    中国冶金. 2010, 20(9): 11-1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相对AGC多采用头部锁定的方式,如果带钢头部厚度变化剧烈,则不同带钢的锁定厚度会相差很大,进而严重影响机架间负荷分配。针对该现象,提出了一种利用机架咬钢后的平均厚度作为锁定厚度的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热轧带钢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生产技术
  • 朱坦华, 宋依新, 王海波, 吴建伟
    中国冶金. 2010, 20(9): 14-1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对邯钢三炼钢采用转炉—LF炉—CSP工艺生产冷轧冲压用钢命中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采取优化转炉装入制度、转炉低温冶炼、减少出钢下渣量、控制精炼过程Als含量和精炼周期等措施,提高钢水成分命中率,使得生产冷轧冲压用SPHD钢命中率达到88.5%,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王文军, 郝宁, 刘金刚, 李永东, 朱志远, 孙硕猛
    中国冶金. 2010, 20(9): 17-2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铁水脱硫-转炉-LF炉-RH-钙处理-连铸工艺路线,出钢采用Al脱氧,造高碱度低氧化性精炼渣,生产X80管线钢。研究了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成分、尺寸、形貌和数量等变化情况,确定了钢中夹杂物在不同精炼环节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夹杂物中MgO和CaO的来源。结果表明,采用该冶炼工艺路线所生产的管线钢总氧含量在10-12ppm之间,钢中20µm以下夹杂物所占比例达到了90%,钢水具有很高的洁净度水平。在精炼过程中夹杂物MgO含量逐渐降低、CaO含量逐渐增加,精炼结束后钢中夹杂物为球形MgO-Al2O3-CaO类夹杂物,MgO、Al2O3和CaO平均含量分别2.6%、53.7%和43.7%,该类夹杂物外层为CaS,在精炼钢水温度下为液态,表明钢中夹杂物得到了有效的变性处理。在钢中夹杂物去除效果方面,软吹氩工艺对于10um以下夹杂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了81%。

  • 刘文华, 肖聪, 王庆祥
    中国冶金. 2010, 20(9): 22-2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LD-BAr-RH-CC流程中SPHE钢水非金属夹杂物数量的演变及连铸坯断面上非金属夹杂物数量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对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降低钢水及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均匀铸坯断面非金属夹杂物分布的措施。

  • 刘宏, 谭文志
    中国冶金. 2010, 20(9): 26-2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利用LECO公司CS-444LS红外碳硫分析仪,对钢铁中的超低碳分析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超低碳分析方法。论文研究了影响钢样中超低碳分析的一些因素,如坩埚、比较水平、最短分析时间、助熔剂的量、称样量等。试验结果表明:以1200℃通氧灼烧2h或1200℃灼烧4h坩埚残存碳最低且稳定;当比较水平为3,最短分析时间为40s,助熔剂的量为1.8g左右,称样量在0.6g~1.0g时,是分析碳含量在0.001%~0.01%钢铁的优化条件。该优化条件下,测定的结果准确可靠,RSD小于10%,完全能满足生产检验的要求。

  • 马爱方, 冯士娟, 郑连杰, 刘志宏, 周冀锋
    中国冶金. 2010, 20(9): 30-3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应用ARL3460 SMS2000 HS-FF全自动光谱分析系统对超低碳超低硫进行了在线检测控制,采取了合适的试样制备方法、氩气纯度控制、工作曲线优化、在线质量控制等手段。碳、硫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312%、0.000081%。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钢中超低碳超低硫的在线分析。

  • 赵玉潮, 曾香梅, 郑志强, 宁振, 徐毅, 莫朝文
    中国冶金. 2010, 20(9): 34-3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球团原料成本和开发新品种,济钢球团厂进行了利用炼钢精炼废渣和经济矿代替高价精粉生产炼钢用熔剂性球团矿的试验。结果表明,配加一定比例的精炼渣和经济矿能生产满足炼钢要求的熔剂性球团矿,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装备技术
  • 李耀辉, 郭德福, 张树山, 张云锦
    中国冶金. 2010, 20(9): 40-4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马钢CSP热连轧机F2机架CVC工作辊窜辊行程总是窜到负极限、窜辊行程利用率低,以及CVC工作辊磨损不均等问题,通过大量统计分析F2机架工作辊的窜辊位置分布,根据CVC辊形的设计原理,针对F2机架设计了新的CVC辊形曲线,并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2机架新CVC辊形的应用,提高了F2机架CVC轧辊的窜辊利用率,均匀了轧辊磨损。

  • 节能与环保
  • 李宏, 曲英
    中国冶金. 2010, 20(9): 45-47.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在氧气转炉炼钢中用石灰石代替石灰的设想,认为该方法更科学、合理,不需投资改造设备,操作上可行且有诸多的益处,能够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将带来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值得试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