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2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0-08-1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殷瑞钰
    中国冶金. 2010, 20(8): 1-14.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市场竞争力,钢铁工业在下一步技术转型中,应高度重视钢铁制造流程的能量流和能量流网络问题。本文在对比分析热力学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和耗散结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钢厂三个功能的视角,阐述了钢铁制造流程中铁素物质流和碳素能量流的行为规律,提出了应注重与铁素物质流相关的碳素能量流的输入/输出特点和能量流网络构建以及相应的信息化集成调控的观点,剖析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潜力,指出了提高钢厂综合竞争力和多方位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能性,探讨了相关理论的建立、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实施的策略等。

  • 技术综述
  • 陈卓
    中国冶金. 2010, 20(8): 15-23.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重点研究和分析了中国电工钢行业的生产、产能、质量水平、下游行业的发展、后期展望以及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文中用大量的数据、图表展示了中国电工钢的快速发展和挑战与机遇,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电工钢产业将一定会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 专题研究
  • 黄 玲
    中国冶金. 2010, 20(8): 2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的日益重视,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得到了充分应用。本文论述了钢铁业重要节能技术热轧轧制润滑的基本原理、设备布置、系统构成等,以及该技术在国内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应用情况,包括使用该项技术的生产线,各生产线使用的实际效果等,对国内新建或改造热连轧生产线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凌爱兵 夏小明 卞 皓
    中国冶金. 2010, 20(8): 2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简要介绍了工艺润滑的机理,详细描述了工艺润滑在梅钢热连轧精轧前后段轧机上的应用及控制情况,尤其是边部润滑的成功使用。说明了在热轧过程中使用工艺润滑可带来的实际效果,不仅节能降耗,而且能提高带钢表面质量与深冲性能,最后还提出了润滑轧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和稳定润滑效果。

  • 张云锦 李耀辉 张数山
    中国冶金. 2010, 20(8): 3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热轧辊缝润滑的原理及作用,并结合辊缝润滑技术在马钢CSP热轧厂的开发与应用情况,探讨了辊缝润滑在热轧生产工艺中所起的作用,并解决了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轧制力降幅过大的问题。

  • 张恩民 刘莱萌 罗大杰 朱 敏 武 臣
    中国冶金. 2010, 20(8): 3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在莱钢集团板带厂1500mm热连轧线开发的热轧工艺润滑系统组成及良好的应用效果。应用热轧工艺润滑后,可以降低轧辊磨损20~40%,轧制力降低10~20%,轧机主电机电流亦相应降低,实现节能降耗,效益显著;同时改善带钢表面质量,效果明显。另外本系统具有创新点:国内唯一采用喷嘴小孔径技术,吨钢油耗量指标国内领先;在控制系统中设置了独有的喷嘴清洗防堵塞技术。

  • 生产技术
  • 杨守慧 高 远
    中国冶金. 2010, 20(8): 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邯钢3200m3高炉因设备故障无计划休风近84小时,复风后47小时炉况完全恢复正常。本文对此次无计划休风炉况的快速恢复实践进行总结,通过详细分析复风后各个操作参数的合理控制,为同类型高炉提供参考。

  • 吕 铭 吕长海 王 键 侯光合 朱 波 陈军胜
    中国冶金. 2010, 20(8): 4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摘 要:本文通过对结晶器电磁搅拌的各工艺参数进行了重新优化、设定,调整后的工艺参数大大提高了铸坯了内部质量,中心缩孔、疏松、中间裂纹等常见缺陷的等级都控制在0.5级以内,中心偏析指数也由原来的1.18降到1.03,铸坯的中心等轴晶率也比原来提高了38%。

  • 节能与环保
  • 丁 毅 王卫东 史德明 曹曲泉 程黄根 方 辉
    中国冶金. 2010, 20(8): 4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系统节能角度就长流程钢铁企业如何开展经济运行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经济运行评价标准和倡导的理念以及实施能源系统经济运行所采取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