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2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0-05-15
  

  • 全选
    |
    技术综述
  • 傅杰
    中国冶金. 2010, 20(5): 1-4.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第二代大型锭电渣重熔与液态金属电渣浇注技术的特征。提出了发展第二代大型锭电渣冶金技术的几个研究重点。指出:当前发展第二代大型锭的电渣冶金技术对推动中国大型锭锻件的自主化和核电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进一步发展大型锭电渣重熔技术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第二代液态金属电渣浇注大型电渣锭技术的开发。

  • 专题研究
  • 刘福斌 臧喜民 姜周华 耿鑫
    中国冶金. 2010, 20(5): 5-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导电结晶器电渣重熔渣池局部发热密度最高值在电极角部和结晶器壁附近,电极端部下方仍存在“高温区”,对非金属夹杂物去除提供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电渣重熔过程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自耗电极端头熔滴形成阶段以及熔滴穿过熔渣层阶段。综合自耗电极端部熔化至熔滴形成过程阶段、熔滴滴落并穿过渣池至金属熔池阶段和金属熔池至铸锭凝固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阶段的去除率,导电结晶器电渣重熔去除非金属夹杂物的能力不低于甚至高于传统电渣重熔。
  • 李文俊 闵小俊
    中国冶金. 2010, 20(5): 9-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电熔白刚玉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电熔镁砂细粉,铝酸钙水泥,α-Al2O3微粉,SiO2微粉等,保持镁砂细粉与白刚玉粉总加入量一定,通过改变镁砂细粉的加入量,研究了镁砂细粉加入量对Al2O3-MgO浇注料抗渣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Al2O3-MgO浇注料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砂细粉,高温下可以形成镁铝尖晶石,从而提高了浇注料的抗渣侵蚀性。当镁砂细粉加入量在2%~6%之间时,浇注料的抗渣侵蚀性能最好。
  • 穆祥恩 胡文清 胡新福 陈立 米武军 邹力扬
    中国冶金. 2010, 20(5): 14-1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宁夏电投钢铁公司具有电炉炼钢-精炼-连铸-连轧“四位一体”短流程紧凑式生产线。多年来通过对各工序的工艺技术参数不断改进,成功批量生产出了82B钢种,轧制成φ12.5mm盘条,填补了宁夏地区生产82B盘条钢的空白。本文介绍了该钢种生产的研发过程及关键生产工艺参数。
  • 杨振东
    中国冶金. 2010, 20(5): 17-1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从生产试验得出了影响钢板厚度方向性能的主要因素为钢坯的中心偏析,夹杂物的形貌、含量,凝固过程中的热应力和成品板厚度方向组织的不均匀性。采用LF精炼+RH精炼双精炼工艺降低了P、S、H等有害元素的影响,对夹杂物进行细化和变性处理;通过控轧控冷工艺和随后的离线正火工艺保证了所开发钢种的厚度方向性能。
  • 生产技术
  • 许磊 蒋婷 崔海涛 胡贤磊 王国栋
    中国冶金. 2010, 20(5): 22-2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国内中厚板轧机主传速度基本上由操作员的经验来控制。实践证明,人工控制轧机轧辊转速存在很多弊端。本文针对该现状,在详细分析了中厚板轧制过程特点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新型的中厚板轧机主传速度设定模型。此模型判断如何选取轧机速度曲线图,首次提出根据轧制变形区各参数来计算不同压下量下的最大轧制速度以及咬入速度。将此模型实际应用于国内某中板厂的轧机速度设定计算中,使得轧制节奏变快,生产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朱杰 王新志 李力 厚健龙
    中国冶金. 2010, 20(5): 25-2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生产实际,对断坯试样进行了光谱、低倍、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分析认为:板坯内部裂纹是45#钢板坯横向脆断的根本内因,热坯缓冷速度过快造成板坯内部存在较大收缩应力或吊运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机械外力是板坯横向脆断主要外因;同时,二次冷却不均匀影响柱状晶生长并造成元素偏析、疏松及夹杂物富集,是造成板坯内部裂纹的主要原因。
  • 节能与环保
  • 李士琦 吴华峰 袁海伦
    中国冶金. 2010, 20(5): 29-36.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新疆巴州太阳能资源调研、碳冶金碳素作用及其温室气体排放分析,提出了太阳能光伏非碳冶金理念,实现太阳能光伏非碳冶金的技术难点在于建立独立的能量——冶金体系。为此,自主研发进行实验研究的条件,设计制造了公称容量1kg,1.2kw级别的非碳冶金平台。太阳能光伏非碳冶金技术包括四项单元技术及一项系统集成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具体的进行了四类非碳冶金探索实验,成功实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钢铁冶金技术的相互渗透和合作融合。在此基础上,深化思考,明确给出了非碳冶金理念的含义、内涵。通过其生产特点的讨论,展望了非碳冶金的未来。

  • 上官方钦 张春霞 胡长庆 郦秀萍 周继程
    中国冶金. 2010, 20(5): 37-37.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我国钢铁工业的实际,对钢铁工业/企业进行碳素流运行规律分析,并对我国钢铁工业/企业的CO2排放水平进行初步估算;同时也强调了不同来源的钢铁工业CO2排放指标是不能随便拿来比较的。

  • 闵义
    中国冶金. 2010, 20(5): 43-43.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火用分析方法对典型管线钢冶炼工艺过程的能量传递与转换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火用损失为主要损失,占流程总火用损失的84.79%;转炉、出钢、LF、RH和钙处理工序的火用损失比例分别为37.42%、27.94%、13.13%、19.92%和1.59%;各工序的主要火用损失分别来源于转炉渣排放、出钢过程散热、电能无用功、蒸汽做功和喂线过程烟尘的溢出。减少管线钢冶炼过程火用损失的重点在于转炉渣所携带火用的回收利用、钢流形状控制、改善钢包烘烤和提高电弧加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