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0-02-15
  

  • 全选
    |
    技术综述
  • 焦玉书, 牛京考, 蔡鸿起
    中国冶金. 2010, 20(2): 1-10.
    摘要 ( ) PDF全文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冶金矿山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包括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矿山安全环保诸领域。并对十二.五计划期间,采矿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露天深部运输、矿山现代信息、露天转地下开采、深井开采等应开发的支撑项目。

  • 专题研究
  • 刘光明 邸洪双 郝亮
    中国冶金. 2010, 20(2): 11-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CVC轧机辊间接触压力分布不均,辊间压力峰值易引起严重的支撑辊不均匀磨损,甚至造成轧辊的剥落。采用影响函数法,分析了轧件宽度、工作辊横移位置、弯辊力以及支撑辊凸度对辊间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了在应力集中最严重的横移位置时,支撑辊端部采用圆弧形导角和抛物线形导角时,导角参数变化对辊间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VC轧机辊间压力成S形分布,在轧辊右端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轧件越宽,应力集中越严重;横移位置为负向最大时,辊间应力集中最严重;增加支撑辊凸度能减小辊间接触压力的峰值,但是对辊间压力分布的改善不明显;弯辊力对辊间压力有较大的影响;使用合适的抛物线形导角和圆弧形导角均能很好的减小辊间接触压力的峰值,并使辊间压力分布更均匀。研究结果可为CVC轧机支撑辊辊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周飞
    中国冶金. 2010, 20(2): 15-1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湘钢高炉锌负荷与平衡作了计算和分析,并对结瘤瘤体进行了取样研究,结果表明:湘钢3、4BF的锌负荷平均值分别是0.7167kg/t和0.7332kg/t,其中烧结矿是锌负荷的主要来源;3、4BF锌平衡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5120kg/t和0.4222kg/t,高炉产物排锌效果较差,其中3BF锌的支出以铁水、高炉渣和瓦斯灰为主,而4BF主要依靠铁水;瘤体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中,锌的含量在8.88%~58.72%之间,是瘤体的主要成分,锌是结瘤的主要原因。
  • 生产技术
  • 周文刚
    中国冶金. 2010, 20(2): 20-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公司低成本运行的要求,安钢炼铁厂采取了一系列降低成本的措施,抓好炼铁精料工作,加强原燃料管理,包括优化烧结混匀矿配比结构、优化焦化配煤结构、优化高炉用矿配比结构,并采取了一系列优化原燃料冶金性能的措施,强化高炉冶炼,提高管理水平,使炼铁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
  • 李庆奎
    中国冶金. 2010, 20(2): 24-2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装炉煤中添加中温沥青的炼焦试验研究,指出装炉煤中配入不同比例中温沥青对装炉煤性质及焦炭质量的影响规律。装炉煤中配入一定比例中温沥青可改善装炉煤的粘结性等指标,有助于提高焦炭质量。对主焦煤和肥煤不足的焦化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 阎占海
    中国冶金. 2010, 20(2): 28-2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邯钢2×90m2烧结机由原圆辊给料机和六辊布料器联合布料工艺改进成宽皮带布料机和九辊布料器联合布料工艺,提高了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能耗。
  • 节能与环保
  • 孙翠华
    中国冶金. 2010, 20(2): 31-3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炼钢厂转炉循环水处理效果差、除尘系统结垢严重的问题,通过对除尘系统不同部位水样分析,除尘风机叶轮、除湿器垢样的机理分析及静态下阻垢试验,筛选出对铁垢、碳酸钙垢、磷酸钙具有较好效果的阻垢剂PDC9323型和PDC9324型及对悬浮物有较好絮凝效果的水处理絮凝剂AP1120,有效缓解了系统结垢问题,风机叶轮结垢速率由原先的0.3mm/月降到0.0057mm/月,循环水中的悬浮物由150~200ppm降到80pp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