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1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9-05-1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蔡燮鳌
    中国冶金. 2009, 19(5): 10-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目前中国特殊钢产能大,品种全,特钢生产企业装备水平较先进,但布局分散,高能高耗,产品档次不高,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比例低。面临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需调整结构、集中、专业、高效、深加工生产;服务应具有差异性、针对性;共建、优化钢铁产业产业链;降本节能,环保生产。
  • 专题研究
  • 铁生年1 ,王忠英2 ,陈列3 ,李星1 ,李昀珺1
    中国冶金. 2009, 19(5): 13-1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就复合合金对特殊钢中夹杂物的变性机理进行分析讨论, 采用复合脱氧剂脱氧时能使容易挥发的钙、镁在钢中的溶解度增加,脱氧剂能使夹杂物形态和组成发生变化,有利于改善钢的性能,同时钙﹑钡对夹杂的变性能力随钙﹑钡含量的增加和钢中铝含量和硫含量的降低而增强。为洁净钢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支撑和提高钢的洁净度提供理论依据。
  • 郑东升1 ,朱伏先1 ,李艳梅1 ,刘勇2 ,佘光夫2
    中国冶金. 2009, 19(5): 17-1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攀钢热轧板厂对汽车大梁板进行了控轧控冷试验,分析了终轧温度、轧后冷却方式以及卷取温度对汽车大梁板显微组织及冷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低的终轧温度830 ℃、卷取温度600 ℃以及前段冷却的轧后冷却方式,汽车大梁板的铁素体晶粒细小均匀,珠光体分布弥散,并获得了良好的冷弯性能。
  • 曹磊1 ,高运明2 ,朱苗勇1
    中国冶金. 2009, 19(5): 21-2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某钢厂现场条件,对转炉炼钢过程氧化镍直接合金化冶炼耐候钢的可行性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铁水中固有的[C]、[Si]、[Mn]、[Fe]等均可作为还原NiO的还原剂元素,在铁水阶段和转炉阶段进行直接合金化是完全可行的。在转炉出钢温度T=1960 K,w([C])=0.04%条件下,[C]的还原能力比[Fe]强,镍的回收率可达到99.9%。并在实验室进行了相关的动力学实验研究,1573 K时,在铁水(含碳3%)条件下氧化镍的还原反应速率非常快,15 min后氧化镍还原反应基本完成。
  • 刘金鑫1 ,金永龙1 ,韩庆虹1, 2 ,刘帅3
    中国冶金. 2009, 19(5): 26-2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从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个方面对微波改性吸收剂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非热效应方面,主要应用莫尔斯振子模型和拉曼谱峰图,讨论分子在高频电磁场中莫尔斯势能的变化情况。热效应方面,主要通过测试微波改性前后吸收剂的接触角的变化情况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微波改性后的吸附剂其莫尔斯势能从原样的9913.13 cm-1降为5683.1 cm-1,接触角从原样的57.44°降为49.34°。
  • 生产技术
  • 王海林1 ,雍兴跃2
    中国冶金. 2009, 19(5): 29-2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湿法吸收还原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净化技术处理工业氮氧化物废气的原理及其应用,并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适合用于连续、高浓度排放含氮氧化物的废气系统。湿法吸收净化技术适合于较低浓度排放含氮氧化物的废气系统,特别是还含有其它有毒气体的氮氧化物废气系统。最后,提出了不锈钢酸洗废气处理的建议。
  • 陈向阳1,2 ,董杰2 ,战东平1 ,朱苗勇1
    中国冶金. 2009, 19(5): 33-3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管线钢中硫化物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莱钢的生产实践,利用冶金热力学原理,分析计算了管线钢硫化物的钙处理工艺条件,并对管线钢中的夹杂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莱钢生产管线钢时,大部分炉次精炼终点氧质量分数高于理论计算钙处理所需的目标氧质量分数3.42×10-6,钢中钙质量分数未达到理论计算钙硫平衡时所需的量,硫化物夹杂物变性并不完全,钢中存在MnS、MnSCaS复合夹杂物。
  • 胡洪天
    中国冶金. 2009, 19(5): 37-3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在提高烧结混合料混匀程度、改善布料效果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措施。
  • 冯日清1 ,陈国强2 ,徐宝杰3 ,李秀峰1 ,魏秀梅1
    中国冶金. 2009, 19(5): 41-4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节约能源,不增加生产成本,使钢材的综合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时结合济钢棒材生产线现有设备、生产节奏和技改资金情况,在现有的棒材连轧生产线上,经第一步(中、精轧机、冷却及自控系统等)改造后的生产证明,用普通碳锰钢,少用或完全不用微合金,通过细晶强化和相变强化生产Ⅱ级和Ⅲ级钢筋,达到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目标,为全面实现超细晶螺纹钢生产作了必要准备。经第二步(粗轧机等)改造实施后,按超细晶工艺组织生产,用普通碳锰钢,少用或完全不用微合金生产Ⅲ级钢筋和Ⅳ级钢筋,全面实现超细晶螺纹钢生产。
  • 郭江,牛海云,李荣
    中国冶金. 2009, 19(5): 46-4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济钢中间包寿命低,耐材消耗多这一现状,分析了多种影响中间包寿命的因素,采用多项措施提高中间包寿命、降低耐材消耗,经实践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 装备技术
  • 何俊正,申凌云
    中国冶金. 2009, 19(5): 49-4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转炉挡渣是普遍采用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减少转炉出钢时高氧化性终渣流入钢包,减少转炉下渣回磷,减少钢水中夹杂物含量,提高合金收得率,提高钢包寿命,改善精炼造渣工艺。安钢通过对悬挂式挡渣机构的工艺研究,对挡渣棒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作好挡渣机构的维护和保养,以及提高职工的操作水平。使挡渣机构的使用率达到995%,挡成率达到95%以上。能满足转炉出钢后挡渣的要求,并带来良好的工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