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 报告》
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中国金属学会会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8年, 第1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8-02-15
全选
|
技术综述
Select
楔横轧轧制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闫波,束学道,胡正寰
中国冶金. 2008, 18(2): 8-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火车车轴、汽车半轴等长轴类零件需求量与日俱增,采用多楔楔横轧精密成形技术生产长轴类零件将是今后其成形的主要趋势。其产品不但应保证基本形状,且要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研究楔横轧多楔轧制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控制产品的最终组织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Select
数值模拟技术在钢包炉流场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赵新凯,孙本良,李成威,王琳
中国冶金. 2008, 18(2): 11-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用户对钢材质量日益苛刻的要求,数值模拟作为新兴的研究方法正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用其研究钢包喷吹体系中,各种数学模型建立在大量的假设基础上,导致模拟结果与实际有些偏差。为此,综述了多相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其在钢包炉研究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生产技术
Select
铸坯内部缺陷对钢板分层形成的影响
崔风平1 ,赵乾2 ,唐愈3
中国冶金. 2008, 18(2): 14-1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探测和解剖分析了断面有中心裂纹缺陷的铸坯;用扫描电镜等分析了依照探伤图谱所选轧后钢板分层缺陷明显部位的金相组织、缺陷形态和微区成分;指出了其沿轧向分布的铁素体带及其内部的条状或片状硫化物是中厚板分层的主要成因;给出了铸坯内部轧制时焊合及修复的边界条件。
Select
20CrMnTiH钢顶锻裂纹分析与控制措施
吕铭,王健,郭伟达,刘平,费燕,黄优明
中国冶金. 2008, 18(2): 19-1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莱钢炼钢厂通过生产过程在线定氢,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了20CrMnTiH钢夹杂组分;观察了铸坯表面缺陷;掌握了转炉冶炼该钢顶锻裂纹产生的机理;并在生产中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其顶锻裂纹得到全面改善。
Select
新十八辊轧机静压下辊系变形分析
郭彩虹1 ,罗德兴2 ,杨海波1
中国冶金. 2008, 18(2): 22-2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进行了分析,对比2种计算结果看出解析法所得结果可对辊系变形定性分析。另外,利用辊系弹性曲线对十八辊轧机和四辊轧机辊系的刚度进行了比较,得出前者的刚度大于后者的结论。
Select
高炉炉渣粘度性能预测系统
王明军1 ,张丙怀1 ,阳海彬1 ,刁岳川2 ,王朝东2
中国冶金. 2008, 18(2): 26-2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南钢矿石成分、炉料结构的不断变化,用计算机语言编制可计算在不同矿石成分和炉料结构下的理论炉渣成分及其它参数的软件。同时,收集了大量南钢正常生产时的炉渣成分数据,建立了高炉炉渣粘度数据库,根据坐标转换的作图原理,用Excel作出CaOSiO2Al2O3系工业等粘度图,对照计算炉渣成分,提前预测了高炉炉渣状况,并以此来指导生产实践。
专题研究
Select
三流Τ型中间包内控流装置优化的物理模拟
李永祥1 ,程乃良1 ,陈志平1 ,郑淑国2 ,王颖2 ,朱苗勇2
中国冶金. 2008, 18(2): 29-2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三流T型连铸中间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直挡墙、V型挡墙及其与抑湍器组合控流装置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挡墙控流装置的控流效果优于无控流装置的中间包,但不如设计合理的V型挡墙控流装置;V型挡墙与挡坝组合控流装置(方案Ⅴ)的控流效果较好,在其基础上加入抑湍器后控流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提出了针对三流T型中间包控流装置的优化设计方案。
Select
不同温度条件下连铸保护渣矿相结构的研究
孙丽枫,刘承军,姜茂发
中国冶金. 2008, 18(2): 33-3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矿相显微镜及XRD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连铸保护渣矿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的降温和升温过程中,连铸保护渣的结晶化率均随实验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结晶矿相主要为枪晶石、硅灰石、黄长石。枪晶石在1000 ℃和1200 ℃时结晶能力最强,1300 ℃时无枪晶石析出。硅灰石只在1000 ℃时析出,晶体发育程度很高。黄长石晶体在1300 ℃时发育良好且光学性质明显,1000 ℃和1200 ℃时生长缓慢,为细小的颗粒状雏晶。在相同的实验温度条件下,连铸保护渣在升温过程中结晶化率高、晶体细小、结构致密,降温过程中其晶体发育程度良好、晶体粗大
Select
圆坯连铸中间包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李京社1 ,韩丽敏1 ,温德松1,2 ,张露2
中国冶金. 2008, 18(2): 37-3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原型、U型和Y型挡墙中间包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原型中间包挡墙形式不合理,中部和边部水口的温差较大;U型挡墙中间包温度场虽较原型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Y型挡墙中间包较原型和U型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温降更小,是较合理的挡墙形式。
Select
基于模糊聚类及神经网络的连铸漏钢预报
赵琦,孟祥宁,朱苗勇
中国冶金. 2008, 18(2): 41-4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模糊RBF神经网络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基于贴近度的改进FCM和Conditional FCM算法,建立了改进的模糊RBF网络模型;并结合某钢厂连铸现场采集的历史数据将该模型应用于连铸漏钢预报的过程中。结果表明,改进的网络模型能更准确地辨识连铸粘结漏钢过程中典型温度模式1和模式2,对二者的预报率分别达到949%和983%,报出率均达到100%,其预报性能更佳,能更有效地预报拉漏事故。
Select
中间包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其优化
蒋国璋1 ,孔建益1 ,李公法1 ,汪厚植2 ,陶晓林3 ,刘耀林1
中国冶金. 2008, 18(2): 46-4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中间包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和优化结果表明,设置流动控制装置可明显改善钢水流动状况,有利于提高连铸坯质量。对比几种流动控制装置发现设置堰坝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堰坝间距750 mm、堰与注流口间距1350 mm时所得钢液净化效果最佳。
装备技术
Select
新型顶燃式热风炉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王明磊1 ,侯金红2 ,杨士岭3 ,徐京义3
中国冶金. 2008, 18(2): 51-5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济钢开发的预燃室置于顶部的新型顶燃式热风炉,其燃烧产生的废气经多次导流并充分燃烧后,均匀进入以19孔高效格子砖为载体的蓄热体,支撑炉箅子的底部支柱具有均匀分配冷风的作用。热风炉具有整体结构稳定、风温高、操作安全等特点,适宜于新建热风炉或改造旧有热风炉。
企业管理
Select
钢铁行业计量和质量信息化的设计与研究
王雪晗
中国冶金. 2008, 18(2): 54-5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济钢的信息化建设,阐述了其计量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实施情况和系统功能结构,论述了钢铁行业计量和质量信息化项目的研究和发展前景,对其功能的设计和规划的实施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