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18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8-10-1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董瀚
    中国冶金. 2008, 18(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钢铁材料研发活动越来越活跃,研发领域不断拓展,先进钢铁材料不断涌现。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致力于先进钢铁材料的研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综述近年来的各个钢铁材料领域研发的技术进展,包括了碳素结构钢、高强度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超高强度钢、轴承钢、不锈钢及耐蚀合金、耐热钢及合金、工模具钢,以及相关技术等。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活动,钢铁材料已经和必将不断发展和更新,形成了以“高性能、低成本、易加工、高精度、绿色化”为特征的先进钢铁材料。
  • 专题研究
  • 赵俊学,李小明,郭家林,黄敏
    中国冶金. 2008, 18(10): 8-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转炉渣为基础渣,在实验室测定了CaF2、P2O5质量分数变化对转炉渣熔点的影响。依据测定结果,利用转炉渣配制适合铁水脱磷要求的脱磷剂进行了铁水预脱磷实验,结合相关的转炉脱磷研究结果,分析了脱磷剂中P2O5对脱磷的影响,提出了对最终外排炉渣中的质量分数要求。在1350 ℃温度条件下,w(P2O5)=166%转炉渣为基础的脱磷剂,对预脱硅处理后的铁水,脱磷剂加入10%时可取得约77%的脱磷率。脱磷剂中w(P2O5)<75%时可取得60%以上的脱磷率。
  • 杨春光1 ,陈韧1,2 ,李强1 ,邹宗树1
    中国冶金. 2008, 18(10): 12-1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分形理论和渣金母相分维数及余维相加定律,计算了顶吹转炉水模型过程中渣金母相面积,并用正交实验法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渣金母相面积受渣金比的影响较大,氧枪枪位和顶吹气量的影响次之。
  • 商艳1 ,韩庆生1,2 ,郭营利1,3 ,唐正友1 ,丁桦1
    中国冶金. 2008, 18(10): 15-1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TMCP(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实验,研究了不同冷却方式对汽车车轮用低碳FB钢的组织及扩孔性能的影响,以及FB钢扩孔时的断裂类型及断裂机理。结果表明,采用连续冷却的实验钢,得到了针状铁素体+贝氏体组织,针状铁素体明显降低了两相硬度比,改善了扩孔性能。FB钢在扩孔过程中的断裂机理为微孔聚集的韧性断裂。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低碳FB钢在车轮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杨洪波1 ,马宝国2 ,朱伏先1 ,刘相华1
    中国冶金. 2008, 18(10): 20-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等温球化退火和周期球化退火工艺分别研究了常规轧制(CR)和控轧控冷(TMCP)的GCr15钢的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轧制工艺对GCr15钢组织影响显著;在等温球化退火处理制度下常规轧制(CR)和控轧控冷(TMCP)试样球化效果差别较小;在周期球化退火处理制度下,控轧控冷(TMCP)试样可获得细小均匀的球化组织,其球化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轧制(CR)试样,且球化退火时间比宝钢特钢现行的等温球化退火工艺缩短了6 h,可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 Hiroyasu Furukawa1 ,Hiroshi Kanai2 ,Kenji Inada3
    中国冶金. 2008, 18(10): 24-2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PCM(预涂金属)的涂膜主要由有机树脂(绝缘体)组成,涂膜表面与其它材料(如模具、皮带输送机)摩擦时产生静电,灰尘会粘附在PCM表面。在面涂中加入适当的树脂和添加剂,能抑制与其它材料摩擦所产生的表面静电压,从而防止灰尘的粘附。基于这种想法,开发了抗静电预涂钢板,抑制静电所导致的灰尘粘附。当静电压产生和灰尘粘附时,PCM显示了显著效果。通过选择底涂和预处理,也得到了一种不含铬酸盐型的PCM。希望这种抗静电的PCM将来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 生产技术
  • 赵殿清,王玉昌,樊精彪
    中国冶金. 2008, 18(10): 28-2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包钢为实现1000 万t的产能,在国内自行设计的6机6流大方坯连铸机上成功应用了多项新技术,尤其是二冷动态配水及动态轻压下等先进技术在重轨、82B钢生产中的应用为总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及重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铸机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技术装备先进,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 吴明,吴发达
    中国冶金. 2008, 18(10): 33-3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马钢120 t转炉应用烟气分析动态控制技术冶炼低碳钢,终点碳和温度命中率达到88.6%,实现不倒炉直接出钢新模式。与倒炉测温取样补吹出钢传统模式相比,其冶炼周期缩短4~6 min,钢水终点φ(O)低(200~300)×10-6,终点w(P)≤0.012%,终点w(S)≤0015%,残w(Mn)高003%~005%,喷溅率小于4%,吨钢石灰消耗小于50 kg。
  • 肖丰强,梁英
    中国冶金. 2008, 18(10): 37-3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济钢ASP热连轧生产线上HP295焊瓶钢的生产工艺;研究了其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卷取温度和冷却方式等对HP295性能的影响规律。生产实践表明,通过采用两段冷却方式并控制带钢卷取温度,可使HP295的屈强比(ReL/Rm)低于0.8,各项力学性能满足GB6653-1994的要求。
  • 王键,刘平,侯光合,陈良,吕长海,朱波
    中国冶金. 2008, 18(10): 40-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造成转炉生产轴承钢顶锻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指出了钢中氢高且生成气体而导致表面针孔。为此,通过采取加强对原材物料的检查控制及延长精炼时间等措施,解决了顶锻裂纹的问题。
  • 依波
    中国冶金. 2008, 18(10): 43-4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连铸浇钢控制合理的过热度,可以获得低倍质量好,等轴晶粒高的连铸坯,提高连铸产量,降低拉漏率。
  • 吕坤勇
    中国冶金. 2008, 18(10): 46-46.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双机架炉卷轧机的两种不同布置形式;分析比较了其优缺点;提出了在不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两种布置形式的适用范围:分开式布置可满足难变形钢种在粗轧开坯和精轧阶段保证产品质量的不同要求,适用于大量生产不锈钢和特殊合金钢等产品的炉卷轧机;串列式布置形式可节省工程投资,有利于薄规格产品轧制,适用于生产碳钢和低合金钢为主的炉卷轧机。为有意建设炉卷轧机的厂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装备技术
  • 杨子彬,郭瑜娟,杨殿卿
    中国冶金. 2008, 18(10): 49-4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邯钢第一和第三炼钢厂转炉的煤气柜进口煤气,采用了加装自动回收、拒收装置的技术措施,有效预防了煤气柜、电除尘器等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