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领军期刊
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
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 报告》
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
中国金属学会会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网络首发
热点文章
虚拟专辑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业务合作
广告
理事会
视频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2008年, 第1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8-01-15
全选
|
专家论坛
Select
太阳能光伏炼钢探索性实验及思考
李士琦,胡卫,吴华峰,刘润藻,朱荣,宋建新
中国冶金. 2008, 18(1): 4-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传统钢铁生产节能减排的思考,探讨了使用清洁能源炼钢的问题,提出了太阳能光伏炼钢概念在技术层面上的特点:一是光电转化,转换过程直接迅速,且不会伴随任何物质转变和化学变化;二是“脱网”,即不与常规的输供电电网相搭接,以保证系统在能量方面的独立性。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对工艺过程、电热转换方式、炼钢反应器和蓄能方式进行了评选、分析和集成。经反复设计和核算,确定了光伏炼钢概念炉基本参数,独立自主地制成了第1台公称容量为1 kg的概念炉,并成功进行了多次炼钢实验,完成了太阳能光伏炼钢从理念到现实的跨越。
生产技术
Select
减少无委托板坯的措施及实践
董金刚1,2 ,唐立新1
中国冶金. 2008, 18(1): 8-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无委托板坯影响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合同的完成,使其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宝钢第二炼钢厂无委托板坯源于合同原因、质量原因和规格原因,其中主要是合同和质量的原因。为减少无委托板坯,从无委托板坯产生的源头、操作过程和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了措施,使无委托板坯下降50%以上。
Select
炼钢厂全工序负能炼钢生产实践
吕铭,窦建亮,郭伟达,孟召来,王玉春,孙翠华
中国冶金. 2008, 18(1): 10-1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影响负能炼钢的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实现节能降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最终实现了全工负能炼钢。
Select
石灰活性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郝素菊1,2 ,蒋武锋2 ,韩秀丽2 ,张玉柱1,2 ,方觉2
中国冶金. 2008, 18(1): 13-1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石灰活性对烧结矿中铁酸钙的结晶形态、烧结矿品位、强度和成品率等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表征了不同活性度石灰的形貌,用矿相分析、化学分析及ISO转鼓等手段表征了烧结矿。结果表明,石灰活性对烧结矿中铁酸钙的结晶形态及铁酸钙数量有影响,活性度高的石灰有利于细针状和针状铁酸钙的形成。增加石灰活性可提高烧结矿品位、烧结机垂直烧结速度和烧结矿成品率。
Select
钢铁生产中的冶金渣综合利用实践
钱强
中国冶金. 2008, 18(1): 17-1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钢铁冶炼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低品位冶金渣,将其进行初级球磨后的颗粒铁直接返回冶炼,粉铁产品用于压球,既提高了铁资源的回收率,又实现了冶金渣循环再利用价值。
Select
炉卷轧机生产线轧机分布形式分析
万飞1 ,王勇勤1 ,周石光2
中国冶金. 2008, 18(1): 20-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多种不同炉卷轧机的生产工艺模式;得出了根据市场需求且考虑轧机技术发展和生产均衡性而在多种机型中选用合适轧机机型模式的结论;提出了一种炉卷轧机最佳生产工艺方案。为炉卷轧机的设计和生产选型提供了依据。
Select
浅谈高炉风口喷吹熔剂
徐辉,邹宗树
中国冶金. 2008, 18(1): 24-2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高炉的炉料平衡,对典型高炉不同区域内的炉渣碱度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在大喷煤条件下,传统的高炉配料方式导致炉内渣碱度变化很大,减少了高炉内气液固相共存区,降低了高炉下部的透气性。通过风口向炉内喷吹石灰粉来平衡喷煤灰分的碱度,可实现减少炉腹渣量、减缓炉内渣碱度波动、提高软熔带、扩大三相共存区、增加下部透气性、提高煤粉燃烧性、保证高炉顺行和提高高炉产量。
专题研究
Select
吹氩技术及其对中间包流场影响的研究
蒋国璋1 ,孔建益1 ,李公法1 ,汪厚植2 ,陶晓林3 ,刘耀林1
中国冶金. 2008, 18(1): 28-2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吹氩技术、中间包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间包注入流与堰之间安装多孔透气砖可促进夹杂物的去除。确定透气砖在距水口中心700 mm、气量在7 L/min时,中间包内流体的流动特性最佳,可有效提高了钢水质量。
Select
运用均匀设计实施烧结试验与参数寻优
蒋大军
中国冶金. 2008, 18(1): 31-3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烧结试验是指导烧结设计、生产工艺条件优化的基础,也是烧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烧结试验过程环节多,工作量大,为缩短试验周期,节约试验成本,只有削减试验因子数与水平数,对试验效果影响很大。以处理多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见长的均匀设计法目前已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且成效显著。介绍了均匀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使用规则,对于均匀设计在烧结试验设计中应用问题展开了详细探讨,重点讨论如何使用均匀设计表设计试验方案,旨在推广均匀设计在烧结试验中的应用,提高烧结试验效率与质量。
Select
基于改进BP算法的连铸板坯中心偏析预报模型
王德永,姜茂发
中国冶金. 2008, 18(1): 37-3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某厂连铸生产数据,采用带有附加动量项的改进BP算法,建立了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其预测准确率为90%,可满足连铸生产中对铸坯中心偏析预报精度的要求。分析导致预报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网络模型隐含层节点较多、网络结构复杂、中心偏析等级为1.0的样本学习次数较多和噪音样本剔除不彻底等。
Select
EAFCSP流程铌微合金钢析出与再结晶规律研究
庄汉洲1 ,毛新平1,2 ,李春艳1 ,刘清友3 ,孙新军3
中国冶金. 2008, 18(1): 40-4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光学显微镜、化学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EAFCSP流程铌微合金钢中Nb(C,N)析出规律;并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实验研究了铌微合金钢的原始奥氏体再结晶规律。该研究为其生产铌微合金钢的成分设计和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Select
高线控冷段在线性能预报系统控制方法
余万华1 ,张永军1 ,韩静涛1 ,王绍斌2 ,王坤2 ,卿俊峰2
中国冶金. 2008, 18(1): 43-43.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重钢高速线材厂研制成功了控冷段在线性能预报系统,该系统与厂方的物流管理系统和在线测温仪实现自动通信,并对阀门与风机实施在线控制。目前,还未发现有类似在线模型的报道。该系统的基本功能及控制策略对稳定产品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装备技术
Select
带有创新诊断技术的压力变送器及其应用
关山月1 ,刘兵2
中国冶金. 2008, 18(1): 47-47.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带有诊断技术的压力变送器的测量原理及其向用户提供诊断信息的途径;论述了罗斯蒙特压力变送器运行流程;并举例说明了带有创新诊断技术的压力变送器的应用效果。
Select
电磁阀回路的监控方案
沈世远
中国冶金. 2008, 18(1): 50-5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电磁阀回路,提出了一种监控方案,可有效监视电磁阀回路,及时发现潜在的差错,在未发生故障时能提前发出警报,使操作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企业管理
Select
浅谈钢铁企业质量管理创新
顾小军,李志清,孟秀梅,范立娟
中国冶金. 2008, 18(1): 52-5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近年钢铁企业质量管理创新工作;阐述了在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信息化管理、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改进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表明了企业从消极适应市场转向树立积极求变创新、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精细化管理执行力、激励员工追求卓越绩效的管理理念;提出了质量领先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质量管理的不断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行业话题
Select
酸再生提高氧化铁粉质量浅析
乔梁,李霸宇,徐敏
中国冶金. 2008, 18(1): 55-5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邯钢冷轧厂所引进的ANDRITZ酸再生生产工艺;结合该厂酸再生运行情况,分析了影响酸再生副产氧化铁粉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氧化铁粉质量的方法且加以实施,使氧化铁粉质量达到生产软磁用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