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17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7-10-1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贺智勇,李林,刘开琪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水口材质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熔融石英、Al2O3C和复合浸入式水口材质的特点和水口堵塞机理;并从结构和材质上论述了防堵塞技术的发展前景。
  • 专题研究
  • 张大勇,史培阳,姜茂发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转炉渣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转炉渣微晶玻璃。利用XRD、SEM和EDX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时间对转炉渣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晶体中铁的原子分数逐渐增加而镁逐渐减少,晶体析出量也逐渐增加,晶相为Ca(Fe,Mg)Si2O6和Ca1.018(Mg0.733Fe0.293)((Si1.67Fe0.304)O6);热处理时间75 min时体积密度达到最大值,为3.912 g/cm3,而微晶玻璃的显微硬度变化不大
  • 许海川,张春霞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LCA已发展成为一种国际公认的生态与环境管理工具。介绍了LCA的理论及其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状况,并用LCA方法分析了钢铁生产工艺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提出了建立可持续钢铁生产工艺应采取的措施。
  • 生产技术
  • 贾怡卉1 ,王连军2 ,谢春德1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邯钢冷轧厂生产印花彩涂板的工艺设备;列出了印花板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此品种的开发成功从品种结构上增强了企业冷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节能与环保
  • 印建安1 ,章本照2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介了TRT顶压稳定性高精度控制技术(STPC)的基本原理与控制方法。STPC是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控制原理具有独创性,控制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技术综述
  • 曹阳,姜周华,李花兵,李万明,许宝玉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高氮不锈钢作为一种重要新型工程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介绍了粉末冶金制备高氮不锈钢的原理和特点;论述了高氮不锈钢粉末的制备与成形技术;指出了利用粉末冶金制备高氮不锈钢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其中注射成形——氮化烧结工艺更具发展潜力。
  • 生产技术
  • 范旭红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测定铁矿石及烧结矿主次成分的方法。采用12份Li2B4O7与22份LiBO2的混合熔剂、样品与熔剂的稀释比为1∶10的熔融制样方法,精心选择标样,制作分析曲线且分析试样。实验结果表明,此分析方法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 崔大福1 ,杨友松1 ,刘先龙1 ,晋伟1 ,丁汝才2 ,王景志2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介了水温差在线检测系统的组成和特点。重点介绍了水温差在线检测系统的功能以及利用其分析高炉热制度、判断煤气流分布和检查冷却壁漏水的情况。
  • 专题研究
  • 郝晓东,程东妹,张启富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选取340 MPa高强度IF钢热镀锌钢板作为实验原板,分析了不同镀层退火工艺参数对板带镀层表面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镀层退火的温度、保温时间与表面形貌以及η,ζ,δ1各个相的关系。
  • 生产技术
  • 丁长江,刘国平,周俐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炉气CO浓度曲线在转炉吹炼过程中监控造渣操作的原理及其变化与发展趋势;并利用该曲线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指导和监控了马钢120 t转炉造渣,防止了转炉喷溅,预测喷溅成功率达到8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专题研究
  • 潘学峰,周海斌,朱苗勇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连铸过程中开浇、正常浇注、更换钢包、停浇等阶段的中间包内钢液温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钢液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为减少钢液温降和合理补偿钢液热量损失提供了理论依据。
  • 企业管理
  • 门峰1 ,刘子先1 ,潘贻芳2 ,王宝明2 ,李炳一2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提出了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探讨了天津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立足自身实际,通过实施出坯率项目,把切入点锁定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要内容的循环发展上,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模式。
  • 董金刚1,2 ,冯太国3 ,唐立新1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炉→转炉→热轧→冷轧流程,分析了工序能力和物流匹配的关系,提出了炼铁工序能力<炼钢工序能力<热轧工序能力>冷轧工序能力;其中铁钢比0.90~0.96,热轧和冷轧间的匹配程度为1∶(0.4~0.8)。炼钢厂内精炼能力>冶炼能力>连铸能力;轧钢厂内热轧能力≥加热炉能力,冷轧能力>深加工能力。为满足流程匹配关系,需开发“铁铸轧一体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和冷区网络化物流管理模型。
  • 生产技术
  • 吴文东,彭波,代宾,张其欢,肖建华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介了川威炼钢厂低硅铁水冶炼工艺。生产实践表明,采取加入一定的钢包余渣和留渣操作等技术措施,可有效解决低硅铁水冶炼成渣困难、热量少、易粘枪、不利于脱磷及炉况维护等难题。
  • 专题研究
  • 王银军1 ,董汉君1 ,穆海玲1 ,陈家光2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氧化铁皮的显微结构是决定热轧带钢酸洗性能的本质因素之一。应用SEM、EDS、EBSD技术,分析研究了卷取后的热轧带钢氧化铁皮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卷取后的不同取样条件下,钢卷相同位置的氧化铁皮厚度基本不变,而表面和截面显微形貌、相组成、晶粒度则存在明显差异。
  • 赵琦,朱苗勇
    中国冶金. 2007, 17(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模糊ART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有机结合模糊模式识别和模糊聚类算法,并通过引入新的学习机制和优化网络结构,建立了改进的新型模糊ART神经网络模型;同时,结合某钢厂连铸现场采集的历史数据,将该模型应用于连铸漏钢预报过程中。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粘结漏钢过程中2种典型温度模式的预报率分别达到956%和978%,报出率都达到100%,且在避免漏报的同时保证了较低的误报率,能准确识别典型的温度模式和预测拉漏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