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16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6-07-15
  

  • 全选
    |
    技术综述
  • 许思东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济钢第一炼铁厂自1980年以来热风炉的技术进步情况;尤其是在1995年后,该厂围绕提高风温水平对热风炉结构进行了改进,采用了无机换热、膜法富氧、前置热风炉等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风温水平和炼铁综合技术指标的提高;同时,提出了今后改进热风炉及提高风温的几点建议。
  • 专题研究
  • 宋佳强1 , 赵俊学1 , 李法兴1 , 孙永喜2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从加料次数和铁水热装两方面论述了入炉钢铁料对莱钢50 t电弧炉高效化生产的影响,得出在莱钢目前工艺装备条件下优化炉料配比,加2次料比加3次料的供电时间缩短4 min,冶炼周期缩短5.3 min,吨钢冶炼电耗降低45.17 kW•h,氧气消耗每吨钢降低4.79 m3。铁液热装比在42%左右时氧气消耗最低,50 t电弧炉铁液热装比例为35%~48%时可获得高效低耗的冶金效果。
  • 国外钢铁
  • 卢凤喜, 黄 璞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川崎取向硅钢存在热轧板边裂问题。针对此问题,日本川崎公司采取了板坯在1 200 ℃以上加热时控制保护气氛中氧的质量分数及保持时间;调整粗轧压下率及轧制温度;实施宽压下及边部加热;变化材料的变形能,抑制边部鱼鳞状缺陷的发生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缓解热轧板边裂的明显效果。
  • 节能与环保
  • 裴新会, 张红梅, 杨凤岗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布袋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技术改造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改造后的布袋除尘系统既满足了高炉生产的需要,又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取得了预期效果。
  • 刘德福, 饶洪宇, 史小伟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冷轧薄板厂1号镀锌线退火炉的基本结构和工艺过程;阐述了在退火炉上应用无水冷炉底辊、低热容耐火纤维结构、余热利用、退火热周期、次序燃烧控制等节能技术的基本情况。退火炉采用节能技术后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
  • 专题研究
  • 王玉增1 , 顾英妮1 , 李建沛2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原料的混匀效果,建立了逐层变流量堆料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控制系统;并对其关键工艺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讨论。使用本系统后原料混匀效果得到改善,中和料质量、烧结产量和质量指标均得到提高。
  • 问题讨论
  • 余志彦, 张国营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依据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第一炼铁厂4BF生产实践,介绍了高炉铸钢冷却壁的破损状况;分析了其破损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冷却壁材质及结构、改进水质、提高软水流量、强化炉体点检和优化炉内操作等一系列相关的处理措施。4BF的实践对铸钢冷却壁的广泛应用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专题研究
  • 王小燕1 , 肖丽俊2 , 仇圣桃2 , 吴文林1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实验室研究和机理分析表明,硼原子的奥氏体晶界偏聚及其粗大析出物导致晶粒粗大化以及BN的形成而使自由氮减少,是降低材料屈服强度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结果,在马钢CSP生产线上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进一步证明钢中加入w(B)=(10~50)×10-6的热轧钢带屈服强度比不加硼的明显下降。
  • 生产技术
  • 张春红1 , 黄平惠2 , 田巧丽1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30 t EBT电弧炉—30 t LF(VD)钢包精炼炉—浇注700 ㎏铸锭的工艺,生产60Si2CrVAT弹簧钢;经φ650 mm半连轧机组开坯、高精度圆钢半连轧机轧制成ф13~ф28 mm;无芯磨床磨光,Ra≤3.2 μm。检验结果表明,钢中w(O)≤13×10-6,w(H)≤1.3×10-6,A,B类细系夹杂≤1.0级,其制品的抗疲劳寿命超过300 万次。
  • 陶立群1,2 , 姜茂发1 , 王德永1 , 刘承军1 , 薛文辉2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本溪钢铁集团公司连铸板坯质量存在的问题,应用大样电解、金相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对选定典型钢种(Q235)铸坯中夹杂物的质量分数、形态及组成,铸坯中气体等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提出了改善铸坯质量的具体措施,为进一步提高本钢连铸坯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 曹 锋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首钢1号高炉由于采取了改善原燃料条件、优化高炉操作、提高风温、富氧喷煤等措施,使得煤比大幅度提升、焦比显著下降。2005年11月,1号高炉煤比提高到136 kg/t、平均焦比降低到322 kg/t。
  • 杨双平1 , 杨导利1 , 冯燕波1 , 孙 刚2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八钢高炉炼铁实践为依据,系统研究和分析了八钢2号和3号高炉炉顶设备装料制度对高炉冶炼的影响。认为高炉操作制度是当前高炉炼铁的主要技术之一,也是影响高炉焦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在原燃料和装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合理的操作制度对高炉的技术经济指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章 岚
    中国冶金. 2006, 16(7):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唐钢1 680mm超薄热带生产线精轧减速机由三菱公司设计、国内合作制造。这种大型、高精度、硬齿面的板带生产线精轧减速机为国内首次制造。在制造过程中,通过采取严格贯彻制造标准、提高加工工艺水平、重视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控制、强化管理等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确保了对其加工精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