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1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6-05-1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徐国涛
    中国冶金. 2006, 16(5):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高炉出铁沟耐火材料、炮泥、硬质压入料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从环保、长寿、高炉顺行的角度,给钢铁行业的工作者以借鉴,以利于降低成本,提高高炉的利用效果。铁沟采用溶胶结合、无污染浇注料,炮泥采用树脂或无污染有机物结合,提高硬质压入料的抗氧化性与抗侵蚀性能是发展方向。
  • 技术综述
  • 冯燕波1 ,曹维成2 ,杨双平1 ,宋永辉1
    中国冶金. 2006, 16(5):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直接还原技术的发展过程。结合生产实际,对直接还原工艺做了简明的分类。重点介绍了几个气基法和煤基法直接还原技术的典型工艺流程。根据目前国内钢铁工业的现状,指出了中国钢铁工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在新世纪发展直接还原铁(DRI)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依据现有能源、资源的结构特点,展望了直接还原技术的发展前景。
  • 生产技术
  • 杨金福
    中国冶金. 2006, 16(5):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以济钢现场高炉渣样为基准,通过调整炉渣中二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研究了三氧化二铝、氧化镁的质量分数和二元碱度对炉渣的熔化性温度和炉渣的粘度的影响,从而确定现有原燃料条件下对高炉冶炼最有利的炉渣中三氧化二铝、氧化镁的质量分数和二元碱度。

  • 战东平1 ,宋景欣1,2 ,姜周华1 ,龚伟1 ,程乃良2 ,郭振和2 ,邹俊苏2
    中国冶金. 2006, 16(5):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对梅钢2号连铸机采用的FC-Mold(Flow Control Mold)全副2段电磁制动器使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线圈电流强度的增加,磁场强度增大,结晶器内流动情况随之发生变化。当下部线圈电流为800~850A时,结晶器下部磁场强度在0.35~0.45左右。上部线圈电流从100A增加到400A时,结晶器上部磁场强度岁电流强度增加从0.2T增加到0.3T以上。采用电磁制动技术后,结晶器页面波动幅度明显降低,结晶器内钢也温度约上升10摄氏度左右,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较少且尺寸较小,未发现直径大于20um的夹杂物。但采用电磁制动后仍发生了卷渣现象,该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研究。

  • 装备技术
  • 张君胜1 ,张承军2
    中国冶金. 2006, 16(5):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简介了莱钢1号小方坯连铸机改造为带钢坯连铸机在经济上的合理性,阐明了连铸机的主要工艺参数和带钢坯的品种结构。连铸机改造分阶段进行。经改造后的新型连铸机成功地应用了定径水口不断流快速更换、结晶器页面自动控制、多点矫直等多项连铸新技术和自主开发的新技术;并通过对中间包包形、保护渣、结晶器流场等的进一步优化,确保其达到安全、高效、稳定、顺行的理想效果。
  • 生产技术
  • 鲁欣武
    中国冶金. 2006, 16(5):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冷镦钢应具有高的洁净度、良好的表面质量及优异的冷变形性能,因而有一定的生产难度。杭钢冷镦钢的研发和生产,采用转炉或电弧炉加钢包精炼炉冶炼及摩根高线轧机轧制,生产了HML10、ML35、ML40和CH35ACR、CH40ACR等系列冷镦钢产品,并通过冶炼时提高钢的洁净度,轧制时优化斯太尔摩线的控制冷却,改善了钢的表面质量和冷加工性能。杭钢冷镦钢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开发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