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1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6-10-15
  

  • 全选
    |
    专家论坛
  • 张有礼,王维兴
    中国冶金. 2006, 16(10): 1-1.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钢铁工业用能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炼铁系统能耗占钢铁联合企业总能耗的70%左右,降低能耗,提高二次能源的回收率和能源转化率,对于提升钢铁工业的竞争力有重大意义。
  • 技术综述
  • 储满生1 ,尚策2 ,艾名星1 ,沈峰满1
    中国冶金. 2006, 16(10): 4-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围绕循环经济和生态化生产等主题,一些革新的高炉炼铁技术已被提出或实际应用。综合介绍了高炉使用热压含碳球团、高炉喷吹含氢物质、高炉炉顶煤气循环利用、以及高炉炼铁与大规模发电相结合等若干炼铁新技术的概况和最新进展。
  • 李花兵,姜周华,申明辉,游香米,曹阳
    中国冶金. 2006, 16(10): 9-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综述氮气加压熔炼高氮钢技术的基础上,指出了大熔池法(BSB)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制备高氮钢;并基于国内几十年来电渣冶金技术的丰富经验,提出了采用电弧渣重熔(ASR)和加压电弧渣重熔(ASRP)技术生产高氮钢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技术方案。
  • 冯明杰,王恩刚,王俊刚,赫冀成
    中国冶金. 2006, 16(10): 14-14.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近10年来陆续发展起来的几种新的高速钢复合轧辊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情况;论述了高速钢复合轧辊外层及芯部材质以及复合界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其热处理工艺的进展状况。
  • 生产技术
  • 李积鹏1,2 ,马杰1 ,张有余2
    中国冶金. 2006, 16(10): 20-20.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HP295焊接气瓶用钢铸坯皮下气泡缺陷的成因;明确了钢液的过热度及脱氧合金化是铸坯产生皮下气泡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
  • 于兆斌,陈吉文,郑建平
    中国冶金. 2006, 16(10): 22-2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讨论了一种新颖的测定渗碳层深度的方法——电阻法。在与硬度法的对比试验中,进一步验证了电阻法的可行性。
  • 专题研究
  • 战东平,张慧书,姜周华
    中国冶金. 2006, 16(10): 25-2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采用MoSi2电阻炉在1〖KG-*9〗873 K下开展了含钙钡合金脱氧和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实验终点钢中夹杂物平均长度均小于8 μm,并都有纯三氧化二铝夹杂物存在。采用含钙钡合金的复合脱氧工艺,终点钢中未发现含钡夹杂物,有较多以CaOAl2O3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夹杂物,w(T.O)>50×10-6。用AlMnCa脱氧,终点钢样w(T.O)=37×10-6,含氧化钙夹杂物较少,大于20 μm的夹杂物数量占总夹杂物数量的1.2%。
  • 赵成林,邹宗树
    中国冶金. 2006, 16(10): 29-29.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提出CASOB喷粉精炼工艺,通过向钢液中喷吹铝、氧化钙、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等粉剂,在原有钢液升温、脱氧、合金化、吹气去除夹杂物等精炼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钢液脱硫和夹杂物变性处理功能。作为此项工作的第1步,考虑了钢液带渣的改质、钢液脱硫、钢液升温等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精炼过程喷吹粉剂的配料计算模型。
  • 卓钧
    中国冶金. 2006, 16(10): 32-3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攀枝花新钢钒公司铁液预处理站镁基脱硫剂脱硫工艺优化的工业试验和生产实践,探索出适合生产要求的喷吹压力、喷吹速度、钙镁比等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喷吹工艺优化后满足了现行生产工艺的要求,保证了脱硫效果,提高了脱硫剂的利用率,降低了吨钢生产成本。
  • 装备技术
  • 孟红莉1 ,晁代坤2 ,吕文和2
    中国冶金. 2006, 16(10): 35-3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安钢高速线材机组设备的装备水平及3号飞剪的动作特点;指出了该机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了优化飞剪控制系统的方案。优化方案实施后飞剪运行效果良好。
  • 企业管理
  • 徐大立,李广海,赵国杰
    中国冶金. 2006, 16(10): 38-38.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钢铁工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循环经济的思想,建立了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其与传统钢铁生产工艺相比,不仅能节能降耗,提高企业效益,且缓解了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压力。最后以济钢为例,说明采用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钢铁企业的正确选择。
  • 节能与环保
  • 曹辉1 ,董巧龙2 ,孙树臣1 ,涂赣峰1
    中国冶金. 2006, 16(10): 42-42.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从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般性问题出发,分析了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情况;阐述了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设计了多条钢铁工业生态产业链;提出了铁素高效利用、水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信息集成利用的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途径。
  • 行业话题
  • 尹翔1 ,王英2
    中国冶金. 2006, 16(10): 45-45.
    摘要 ( ) XML 附件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资源禀赋的制约,中国钢铁行业存在对进口铁矿石的严重依赖,而铁矿石定价权却被国际钢铁行业寡头掌握,铁矿石的供给已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改变中国钢铁行业极其被动的国际地位,促进其稳定发展,故分析了中国钢铁行业投资印度铁矿业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印度铁矿和中国钢铁产业各自具备的优势证实了投资的可行性。